中興通訊(763)為國內通訊設備主要供應商之一,其一系列產品能滿足通訊商的固網及移動電訊、數據傳輸、手機及軟件系統的強勁需求,過去有雙位數字銷售增長。中興的低成本優勢,使其能拓展國外的新興市場,這些市場因經濟較差而傾向選取較便宜的電訊系統,公司在國內建網的經驗有助其競爭。公司會運用60%的招股收入拓展海外業務,我們認為未來國際銷售的比重將增加。
我們相信中興的長遠增長也將來自3G及其他科技。公司一般將約10%的收入用作研發新產品,也會用招股收入的40%撥作研發開支,為提升3G技術,公司利用其系統參與中國信息產業部3G網絡測試。由於中興有直接參與開發TD-SCDMA制式,故應可享有技術優勢,至於其餘兩種制式,公司應會面對外國對手較大的競爭。
但是,3G推出後將推低市場對小靈通設備的需求。由於小靈通業務一直是中興的主要收入來源,不明確的3G政策,會直接影響公司的發展策略。另外,雖然我們認為發出3個3G牌照的可能性最高,但由於最後可能不會發出3個牌照,3G電訊設備的市場規模可能會出現約35%的變化。無論如何,所有國內電訊營運商已表示會控制資本開支,因此中興可能難以維持在國內市場的高增長,故海外拓展計劃將成公司前景的關鍵。
雖然中興是頂尖的電訊設備供應商,但正面對激烈競爭。在小靈通的業務範圍內,集團是國內最大(整體排第2)的電訊設備供應商,03年市場佔有率亦只達37.5%;CDMA業務方面,集團在中國排名第一(整體排第3),03年市場佔有率達17.6%;另外,由於外國電訊經營商已扎根中國(尤其是經濟富裕的沿海地區),中興在GSM市場上的競爭力相對較低。故此,中興不僅加大力度爭取電訊設備市場的佔有率,亦嘗試增加盈利來源。因此,公司近年積極發展手機業務以求開源,以及為客戶提供更全面服務,令公司的手機業務收入高速增長。然而,我們懷疑這策略是否正確,因國內的高檔手機市場已被國外名牌壟斷,低檔手機市場也因競爭而令利潤受壓。
總括而言,我們認為中興的盈利增長會較其他電訊股大,但波幅亦會較高。基於其A股自年初至今已升78.7%,我們相信來年的上升空間不大,一般H股的預計PE平均較其A股折讓28.6%(規模愈大的公司,折讓幅度便愈少),我們相信中興H股的PE應較A股折讓約23%,目標價為22.5港元,較國際同業的中位數折讓28.5%。由於近期各上市公司爭相集資,中興的上市價應會定於招股價中位的20元水平,有12.5%的上升空間。
新鴻基資料研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