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護署普查本港珊瑚生長健康

漁護署普查本港珊瑚生長健康

【本報訊】澳洲大堡礁的美麗聞名於世,其實香港也擁有八十四種美麗的珊瑚,遍布本港東部三十三處水域,當中更有一種稱為扁腦珊瑚,是世界其他地方少見,香港反而常見的珊瑚品種。漁農自然護理署最新的珊瑚普查發現,牠們在水底生長得十分健康,連帶其他海洋生物亦蓬勃生長,為海洋世界增添不少色彩。
漁護署高級海洋護理主任陳乃觀昨日公布普查結果時說,三十三個調查水域的珊瑚覆蓋範圍與去年相若,由百分之十四至七十五,珊瑚仍然集中生長於東北面水域,當中海下灣珊瑚灣是被珊瑚覆蓋得最多的地方。

加強宣傳愛護珊瑚
陳乃觀解釋,由於香港東北面水域,例如東平洲及海下灣等受海洋性氣候影響,海水溫度長時間保持和暖,故特別適合珊瑚生長。他又說,香港現存的八十四種珊瑚當中,有二十種是較常見,例如鹿角珊瑚、牡丹珊瑚、陀螺珊瑚及扁腦珊瑚等,當中扁腦珊瑚更是世界其他地方少見,香港反而常見的品種。這種高約一至兩米,於東平洲常見的扁腦珊瑚,因其形酷似大腦而得名。陳乃觀續稱,歷時三個月的普查亦發現,本港的珊瑚健康狀況大致良好,連帶依賴珊瑚生長的海洋生物亦可蓬勃生長。

此外,漁護署加強對市民宣傳愛護珊瑚的同時,亦實行了不少保護措施,例如今年八月在海下灣響螺角設立限制大型船隻進入有珊瑚的淺水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