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不幸患嚴重弱聽的人士,除了喪失聽力外,語言能力也會受影響,即使佩戴助聽器也於事無補。中文大學醫學院在過去十年共為逾一百五十名病人進行人工耳蝸植入手術,成功提高他們的聽力及溝通能力。當中一名四歲男童,早在十五個月大嬰孩時已接受手術,聰敏的他,目前的溝通能力更加達到五歲小童的水平。
「我有手去拍、拍、拍,我有手去拍、拍、拍……」,四歲的Thomas昨出席中大記者會時活潑非常,說話多之餘,更加即場大展歌喉,與正常小朋友沒有兩樣。
事實上,Thomas在八個月大時被診斷為雙耳嚴重弱聽,後在十五個月大時接受人工耳蝸內植手術,令他重新聽到聲音;而手術後的密集式的聽力及言語治療,更使他目前的溝通能力達到五歲兒童的水平。
中大醫學院從十年前起至今,共為一百五十二名病人植入人工耳蝸,成效理想。接受手術的成年人可辨識九成日常語句;智力正常的四歲以上兒童中,七成三可返回主流學校讀書。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耳鼻喉科主管唐志輝表示,兒童患者在四歲前,甚至兩歲前進行手術,效果最理想。現時,每部人工耳蝸儀器的費用約為十五至十六萬元,在公立醫院排期進行手術的時間由數月至兩年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