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財而無品 - 鍾偉民

有財而無品 - 鍾偉民

大陸人真有錢,有錢的大陸人真多。
在福州,有賣石的要讓我看兩塊田黃,都重二両多,約好了在酒店見面,人來了,卻一臉惶愧,告訴我有個婆娘常到她店裏鑽,這天又來了,碰巧盯上了她從保險箱裏翻出來要帶給我看的東西,一看,馬上嘷叫:「我一直想找這樣的田黃!」要找,是因為有個官爺喜歡,婆娘要拿這去當手信。生怕田黃讓我看了買走,一句:「六十萬兩枚,算我要了。」就把東西搶去;這六十萬,聽說,還在追討之中。
好田黃沒看着,惟有登壽山買杜陵。六個石農投資六十萬打一個洞,打中了,出來的杜陵凍美絕古今;要買,當然得有門道。買一塊?別妄想。「你買一塊,他買一塊,好的都挑去了怎麼辦?」石農會做「生意」,你要,這一票四十萬,那一票多一點好一點,一百萬;一票,就是一份,一份不過三五塊才炸出來的石頭。他要幾塊一起賣,我只好找幾個人一起湊錢買。「能不能減一點?」老朋友問石農。「減不了多少。」石農不耐煩:「大家相熟,才讓你看,這批東西,我們根本不打算再賣,擱一兩年,肯定升值幾倍。」
六十萬的打洞費,一票就賣出百多萬;六個石農守住一隻大鐵箱,箱裏是上千萬的原材料;抽完煙,喝完酒,說過鐵價,人民幣到手,「謝謝」沒一聲,仍舊到山下夜總會去打洞。石店越開越多,石頭越賣越粗糙,精品早就絕跡,要經營,除了買新石邀能手雕刻,別無他途。奉上鈔票幾十叠,把一塊八斤重黃杜陵抬到鋸石廠去解體,「只除掉底下那一塊砂。」我說。石農見我撿走廢料,信口問:「你要這幹甚麼?」「我打算刻一下,賣十八萬,上面這一截好的,就算免費。」我信口答;答完,好後悔,下回去「乞石」,他一定賣給我一塊已「升值」到十八萬的紅毛泥!
大陸人真有錢,有錢而無禮無品無厭足,謂之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