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楊孝華文章

  回應楊孝華文章

旅遊界立法會議員楊孝華於十一月二十七日的讀者來函中指出,對有團體促請政府暫緩邀請市場提交郵輪碼頭發展建議書,可能令香港錯失賺取外滙的機會;作為提出有關要求的團體「想創維港」,我們須清楚指出,我們同意郵輪碼頭項目有利香港經濟發展,亦相信有系統規劃及發展維港兩岸海旁,可為香港帶來可觀收益及大量新增職位。
不過,我們不認同政府現時提出「邀請發展商提交包括選址、發展及日後營運建議書」的處理手法,如此會造成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規劃。這將造就個別發展商藉旅遊項目提出進一步地產發展的機會。而且,最有潛質的紅磡海旁也許會在現時理解的《保護海港條例》限制下,興建只能容納一個泊位的郵輪碼頭,長遠仍未能滿足市場需要,需另覓新選址,卻令市民失去可供休憩的海旁寶貴用地,第三、甚至第四個郵輪碼頭泊位則可能又會出現在維港內另一選址。
我們要求政府盡快展開全方位維港海旁設施檢視研究,讓政府、公眾及旅遊業界共同規劃一個顧及整體、不偏重個別需要的維港發展藍圖,這亦是檢視及反思法院判詞所指「凌駕性公眾需要」填海準則的機會。
按我們推算,若以適當的規劃程序更新香港的海港沿岸,可為本港帶來三千億元等值的建築及工程項目,亦會創造數以萬計和維港直接有關的就業機會,包括文娛康樂及旅遊業範圍。我們非常感激楊議員作為立法會旅遊業界代表在這方面的支持。

想創維港 司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