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首屆小三學生「全港性系統評估」成績昨公布,在中、英、數三科中,以英語成績最不理想,平均每四名小三學生便有一人英文科「肥佬」,未能達到基本能力水平指標。有資深英文科教師指出,學生若在小學時未能改善,至中學時英語水平將惡化。 記者:倪清江、張嘉雯
首屆全港性系統評估在今年七月舉行,有七萬五千名小三學生應考。數學科的達標比率最高,近八成五,其次是近八成三的中文科,英文科達標比率只有七成六。
數學科雖在三科中達標率最高,但與英國今年類似評估試的達標率比較,仍少了半成。考試及評核局副秘書長張永明昨在記者會指出,英國在九五年首次推行有關評估時,達標率只有七成八,其後學校作出改善後成績才提升。
考評局列出學生在各科的強弱項和部份學生的答題樣本。在英文科方面,成績欠佳學生多出現串錯字,如將beautiful(美麗)寫成beautful、將small(小)寫成samll;又或動詞用字不當,如ears(耳朵)之後用了動詞is,而非are。
報告指學生的會話表現欠佳,在中文會話測試時,部份學生羞於啟齒,在評審員引導下也只說了三言兩語;英文會話方面,有學生將「Howareyou(你好嗎)」聽作問「Howoldareyou(你幾多歲)」。
對於多達兩成四、即一萬八千名小三生在英文科「肥佬」,教統局助理秘書長許澤森昨在記者會上說,局方一直知悉有一批成績較差的學生存在,「唔係好驚嚇嘅問題,呢次結果冇乜意外。」
中文大學教育心理學系系主任侯傑泰認為,有兩成四學生未能在英文科達標,比率略為偏高。比較會考英文科的不及格率升至約四成,估計學生愈高年級、愈多學生英語水平未能達標。
資深英語教師、福建中學副校長周蘿茜指出,不少學生對英文拒抗,以致英文欠佳,「學校𠵱家要諗下教學法,希望唔好令情況延續至中學。」她指部份教師只會照書教,未能令學生吸收,故教師也要負上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