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勞工界或基層的立法會議員痛斥長洲清潔服務承辦商無情無義、鑽法律空子並不算是甚麼新鮮的事,可連來自商界的立法會議員也批評有關承辦商欠缺情理、也批評有關承辦商不是良好的僱主,就可以顯示這家承辦商對待工人的做法實在非常不合理。
事實上這班罷工及抗議的工人並不是要求甚麼特殊的利益,也不是要大幅增加本身的工資;他們要求的是承辦商按照政府所定八小時服務合約所定的薪酬、他們所要求的只是原本合約的四千八百多元薪酬。
只可惜有關承辦商卻要鑽政策的空子,以合約沒有列明膳食時間為理由,扣減工人一小時工資,令工人工資只有四千二百多元。對於承辦商或政府官員來說,每月幾百元當然不是甚麼大數目,也不會放在心上,但對月薪只有四千多元的工人來說、但對倚靠四千多元月薪養家的工人來說,收入減少幾百元卻將迫使他們要節衣縮食、卻將迫使他們的生活更拮据及捉襟見肘,工人面對承辦商這樣的無理欺壓,怎能不積極抗爭呢?
而且正如代表勞工界的議員所言,把膳食時間包括在工作時間內是約定俗成的做法、是相當根深柢固的做法,即使僱傭合約未必訂明,勞資雙方也通常能建立默契,靈活的安排工作時間。偏偏有關承辦商非但不肯與工人協商較好的工作時間安排讓他們得到合約訂明的工資,反而單方面扣減工人的工資,令工人的收入大幅下降。像這種罔顧工人期望、罔顧工人感受、罔顧勞資關係的做法當然不合情理、當然不是良好僱主所為。難怪連代表商界的立法會議員也禁不住提出批評。
毫無疑問,由於失業率依然高企、由於仍有大量低技術工人失業,從事低技術工作例如清潔工的工人討價還價的能力相當薄弱,也暫時沒有能分享到今次經濟復甦的成果。但是,即使最弱勢的工人的權益也不應被任意踐踏、也不應被任意剝奪,而僱主更不應鑽各種空子剋扣他們的薪酬或福利,不然將會引起重大的反彈甚至對抗,最終不但工人受影響,企業及社會也將會受害。就以今次罷工事件為例,承辦商的不合理做法導致工人罷工,公司需要聘請臨時工替補,這不但令公司要付出額外的成本、不但令長洲的環境清潔受影響,更令勞資關係惡化。這對誰有好處呢?
昨天,在政府斡旋下,工人接受了食環署提出的新方案,願意延長工作時數以取得接近原本合約的工資。我們認為,這充份顯示工人是合情合理的,他們不是「獅子開大口」,也不是要拿甚麼額外的報酬,工人想要的只是原本合約所定的薪酬而已。我們希望,有關承辦商以至其他承辦商能好好吸取今次教訓,不要再千方百計鑽空子剋扣工人的薪酬,否則只會引來嚴重的勞資對抗,對公司、對社會都是有害無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