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國銀行及建設銀行為中國試點改造的國有銀行,現已完成財務重組。財政部副部長樓繼偉昨在北京表示,工行是4行中規模最大,且現金管理及風險監控較佳,因此很受「矚目」。他呼籲外資機構及國際財團可研究與工行作策略合作,財政部作為工行出資人代表會加以考慮。
他強調包括農業銀行及工商銀行在內的4家國有銀行,都要按國務院指示的方針進行企業改革,模式可能不一樣,但「總是要注資」,去掉不良資產,建立新的企業管治概念。
不過,他未有進一步解釋,工行及農行的注資計劃何時進行,亦未透露打消壞帳的注資規模有多大。
工行行長姜建清透露,已向當局提交股份制改造計劃的方案,經過測算及財務重組後,相信不良貸款比率可降到3至4%。
對此樓繼偉說:「工行的方案是他們的方案,有關方案尚未審批。」財政部是交行股東之一,被問及交行擬於A股及H股同步上市,計劃明年初能否實現,他回應指「上市不是最重要。」
樓繼偉在會上亦表示,內地近年出現的經濟過熱,與過去曾處理的情況相比,規模較細,當局使用貨幣政策工具的空間更大;現時國家的外滙儲備,亦遠高於93年的百多億美元,而且目前經濟表現良好,很有信心可以成熟措施圓滿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