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濟在年初還見欣欣向榮,可是至中後段即急轉直下,繼上周公布明顯減弱的出口數字後,剛發表的10月份工業生產錄得下降1.6%,遠遜市場預期的上升0.1%,亦是8個月來最大跌幅。此外,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跌至接近50的擴縮臨界線,意味這個環節貨品滯銷,企業毋須填補庫存。還有10月份家庭開支較前月跌1.2%,失業率由9月的4.6%上升至4.7%,上述數據可說令人對日本經濟表現感到大失所望之餘,對前景也呈悲觀。
其實這也難怪,日本兩大貿易夥伴──美國經濟催谷一輪後動力減弱,中國因政府採取宏觀調控措施冷卻過熱經濟,導致需求減少,加上全球對電子科技產品需求放緩,大部份依賴這方面出口的日本又怎能逃過厄運?
目前日本經濟面對的難題除受外圍需求減弱影響外,由於通縮威脅揮之不去,平均工資按年錄得下降,失業率又回升,情況可引申至反映企業投資不前,試問眼見資產價格下跌,飯碗朝不保夕,人們又怎敢胡亂消費?政府債台高築,再灑金錢的力量有限,利率又減無可減,外憂內患,你說怎辦麼?
有分析員認為,日本第4季經濟將出現「零」增長,明年第1季或有些少轉機,只不過預測有0.5%增長而已,筆者覺得,若以現時途徑移動,日經濟不難再度陷入衰退。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OECD)在其《全球經濟前瞻》報告中估計,日本明年應有2.1%經濟增長,看來似乎過份樂觀了。隨着美國刻意讓美元貶值圖調整貿赤,中國宏觀調控誓不罷休,歐洲經濟弱不禁風,依賴出口推動經濟增長的日本,期望經濟可持續復甦之想不難幻滅,奈何!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