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部份香港市民都會認為,自己十分熟悉香港的紙幣。但事實上,很多有關香港幣的防偽特徵及發展歷史,市民也未必會知道。如果想知多些的話,可以到國際金融中心二期55樓的金管局資訊中心看看,可能會有意外收穫。
早前帶領了大學二、三年班的同學到金管局資訊中心參觀,所以便有機會到知名的國金二期一看。作為香港的著名金融大廈,有不少美資及歐資金融機構租用大廈樓面,其保安的嚴密程度是中環區少見的。在乘搭電梯之前,先要經過像地鐵入閘機的物體,記錄出入人士的資料及時間。如果是訪客的話,便要先到接待處登記,然後拿取訪客證出入。而在大堂之中,有不少身形健碩,帶着狼狗巡邏的保安人員,其嚴密程度足可媲美國海關。
可能因為反恐問題,有不少歐美金融機構可能成為襲擊對象,所以要有嚴謹的保安,才能令租戶安心。而相比之下,相距不遠的國金一期,保安便沒有那麼嚴密。
經過了一輪手續之後,好不容易到了55樓的金管局資訊中心展覽廳。全個展覽廳可分四個部份:(1)「香港貨幣」──展示香港貨幣及銀行體系發展;(2)「政策」部份──解釋金管局的功能及工作;(3)「專題」部份──介紹個別金融課題;及(4)「歷史長廊」──講述香港貨幣及銀行發展歷史。而在展覽廳不遠處,便是圖書館,內藏不少金管局刊物、中央銀行及多邊組織刊物,包括與貨幣、銀行、經濟、金融有關的書籍及期刊等。
有關資訊中心是對外開放的,如果希望有導遊服務,便要預先預約。有興趣可致電28781111電話查詢。至於筆者在資訊中心的所見所聞,明天再談。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