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十二月頭,聖誕氣氛經人工加碼,無處不在。報刊附送的聖誕特刊,厚叠叠的,用來墊在廚櫃底層吸水防潮挺不錯的。內容也不是沒看過,但全是購物和餐飲的廣告,硬銷得令人難消化。旅遊廣告特刊算是幾吸引,花時間閱讀的目的,是想反其道而行,旅行團熱賣的景點,人山人海都是香港團友,你不想跟大隊,就要想辦法,挑香港團不會落腳的地方。自由行套餐愈來愈流行,連一向高處不勝寒拒人千里的不丹,最近亦有大型五星級酒店UmaParo落成。《Time》雜誌曾經介紹過,照片是酒店餐廳,在喜瑪拉雅山用膳,紅酒燭光晚餐得不知人間何世。設計師是峇里名牌,崇尚resortspa的豪氣,酒店設計得相當crossover,在不丹西面的ParoValley山上,遠離當地人,自成天國。房租210美元起,二人同行的八日七夜套餐收費,萬八元。一萬八千,怎麼能說貴?你看,恒指又創新高了,紅灣半島要拆,地產發展商言之鑿鑿說,拆樓有利就業和樓價,全港經濟直接得益。地產商明益你咁話,拆樓即是塞錢入你袋,你唔要,寧願要他唔拆樓,是嫌錢腥。
市道好了,大家吹噓着這麼認為,這個聖誕,消費力應該會像董建華的評分,在2004年最後一個季度,輕微上調。十二月的消費魔力,開始發功,由傳媒散播,廣泛傳染。以往我也沉迷消費,購物毒癮聖誕前大發,錢使得像流感病毒,中招後整整一個月才會痊愈。今年,免疫系統經過重組,購物意欲大降。我的應節禮物,是聖誕老人喝醉後開着鹿車超速delivery的一份人仔大禮。從今以後,不能玩交換禮物,慳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