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業內人士去看創維(751)事件,會覺得相當恐怖及無奈,從任何角度去分析,買中創維並不出奇。事實上,在3個月前左右,也曾在這欄推介短炒一轉,其後不幸在低位止了蝕,由於欠缺緣份的關係,之後如何狂升,也引不起筆者的興趣。
執番身彩,是運氣元素大於技術,做人處世,還是帶點保留最好,幸運之神的眷顧,始終是極之重要,無謂自視過高。
市場的初步反應,可說是相當冷靜,就算是個別「經常嫌疑犯」的股價,沽壓亦不算大,反映普遍認為今次只是個別事件。市場雖然冷靜,可是別人的看法,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個人的修為,如何從今次事件中學習。反覆思量,這種事件就算未至於避無可避,要避開亦是極高難度的動作,惟有以接受現實的態度,來處理這一個風險問題。
近年有一些財經媒介經常吹噓,個別超級散戶重注買幾隻股份得手致富的例子,我們羨慕之餘,卻不應貿然學習。一個集中的組合,一定比一個分散的組合,較容易爭取超級回報,可是風險亦相對上升。自己要知自己事,如果自己沒有能力駕馭一個集中的組合之風險,仍是以一個分散的組合比較適宜。
其實斬腳趾避沙蟲,完全不買二三線,筆者也不反對,二三線一個重估大升浪,基本上早已完結,近日的澳門股,不外一個微型泡沫,少數人搏殺而已。要加大公司管治風險的折讓率,二三線易炒反而難升,因為估值根本不低。而且大市整體向上,要爭取快速回報,可說是條條大路通羅馬,大藍籌的認股證,甚至借孖展炒國企,風險也比亂買二三線為低。
當然二三線不會一無是處、生人勿近好人當賊扮,股價偏低便有投資價值。不過二三線估值尚未低至極端,市場情緒不算恐慌,暫時無謂扒逆水。另一方面,也緊記應以一個組合形式來出擊,盡量分散風險,以免來一記創維翻版,被一個錯誤打沉。
換個角度看,分散投資反而中招機會率愈高,筆者的意見還是依據自己的能力來辦事,假如有過人之能,可以看出一間公司絕無問題,重注一隻二三線是絕無異議。但假若不外道聽塗說,聽收音機睇報紙,還是安於小注怡情好了。
黃國英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