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壓宗教難躋身國際

打壓宗教難躋身國際

普里特達.邦塞爾(PreetaD.Bansel)

中國政府依然在多方面嚴重侵犯人權。這些惡習違反了中國的國際義務,而且明顯牴觸中國本身的憲法。中國政府把宗教、教徒、宗教組織和法輪功等信仰團體,視為安全問題。美國不應忽視這項事實,同時亦需要制訂政策和措施,務求把思想自由、良知、宗教、信仰,與安全和經濟利益結合起來。
中國的宗教和信仰自由並不是次要的邊緣課題──只因為中國並不把這些自由視作次要或邊緣問題。壓制個人的信仰權利,一向是中國現任和歷屆領導層的重心政策。
過去數年,美中關係嚴重失衡。安全和貿易關係往往急劇擴展。基於共同利益,我們正在這些層面建立合作關係。然而,中國政府在人權方面並不是美國的好夥伴。中國顯然認為,雙方應當致力改善安全和貿易關係,而美國對人權狀況的關注,應當繼續居於次要地位。默許把兩者強行分隔,是缺乏遠見的做法。中國需要尊重個人自由和國際人權標準,同時要明白,這種方針會令它成為更穩定、安全和繁榮的國家。中國在這方面的表現,對美國和國際社會也是利害攸關。
政治和社會上各種自由,受到憲法保障。政府必須尊重這些自由,繁榮才會持續;中國迅速現代化,令這一點更明顯。工商界不少行政人員,都贊同中國領導層的經濟政策,但國際社會也不可以用這點為藉口,而不批評中國壓抑人權的政策。

不可以再說侵犯人權是發展經濟的臨時代價,事實正好相反。要經濟全面發展,就必須令人權得到更大保障。限制言論和結社自由,通訊就會受阻,對降低風險、杜絕貪污、處理環境、醫療和工業安全造成障礙。中國限制使用互聯網、審查國內或外資媒體,就不能在全球化經濟上作出全面競爭,也是同一道理。
中國若要保持本身以至整個地區的穩定和繁榮,必須尊重人權。尊重人權,台灣問題才有希望和平解決,才可以在中國主權下,妥善管治香港。人權缺乏保障,足以導致動盪,尤其因為中國苛待西藏和新疆的國民,又逐步削弱香港的政治自由。這些層面要是出現任何重大事故,必然會波及西方和其他國家的利益。
中國政府規管和限制宗教發展,避免任何團體或個人取得大量民眾擁護。中國的宗教信仰和活動,必須在已經註冊的禮拜場所舉行,由政府許可的組織主持,教義亦必須取得認可,政府才會容忍。但即使在認可的場所,宗教活動一樣受密切監控。不過這些監控措施並不奏效,更往往造成反效果。宗教和個人信仰活動近年急劇上升,中國政府現在也承認,國民的信仰訴求不能完全禁絕。
中國過去十五年變化很大,但亦有許多積弊。不少轉變都叫人振奮,但積重難返之處卻令人憂慮,有礙改善雙邊關係,亦對中國的國際聲譽造成負累。中國渴望在國際社會佔領導地位,但我們現時目睹宗教和信仰自由遭受嚴重侵犯,卻與中國所渴求的國際地位背道而馳。中國必須尊重民眾的思想、良知和信仰自由,才能成為開放的社會、以及備受國際社會信任的領袖。美國應透過令人信服和符合國際人權標準的方針,協助中國轉型和實現理想。
……………………………………………………
作者為美國國際宗教自由委員會(U.S.CommissiononInternationalReligiousFreedom)主席,本文摘譯自十一月十八日「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Congressional-ExecutiveCommissiononChina)「中國宗教自由」聽證會上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