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劇烈鍛煉心臟難以負荷<br>計算心跳率掌握運動量

忽然劇烈鍛煉心臟難以負荷
計算心跳率掌握運動量

【本報訊】深秋時涼時冷的氣溫,令想做運動的人也變得懶洋洋。有體育系教授表示,想在冬日之後仍然保持身段苗條,運動時切忌敷衍了事,否則就會花了時間、出了一身汗、卻趕不走一丁點脂肪。專家建議市民學習計算運動應達致的心跳率,並依從「FITT」運動四大原則,達到最佳效果之餘,也能避免運動時心跳過速而造成危險。 記者:馮永堅

浸會大學體育學系副教授雷雄德接受訪問時表示,真正要達到燃燒脂肪、加強心肺功能、促進新陳代謝等各類好處,做運動時起碼要符合以下三項:做到喘氣、出汗,並且連續做三十分鐘或以上。
「好多人無辦法持之以恒,每做十分鐘運動就小休一次,雖然都一樣做咗三十分鐘運動,但只算得上最低要求,減肥、消脂、強化心肺嘅效用唔大。」雷雄德指,有些人一時興起,狂做運動,結果令到心跳超標,輕則會令乳酸積聚,肌肉產生痛楚;重則會使心臟不勝負荷,導致心臟有問題的人士心臟病發。他建議,成年人可以利用計算心跳率,來掌握自己做運動的強度。而有效的運動,一般是一位成年人最高心跳率的百分之六十至八十五。

心跳最高每分鐘190次
最高心跳率的計算公式很簡單,只要將二百二十減去自己的年齡即可。雷雄德舉例,一名三十歲的男子,他的最高心跳率應該是每分鐘一百九十次。換言之,要有效消脂、增強心肺功能,他做運動時的心跳應介乎每分鐘一百一十四至一百六十一次左右,若心跳超過一百九十次就會有危險。雷雄德說,感覺脈搏是最簡單計算自己心跳率的辦法,而坊間也有量度心跳的儀器帶及手表出售,售價一般介乎二百多元至一千五百元不等。

中年不宜做劇烈運動
市民想強身健體,也可以參考外國近年流行的「FITT」(運動四大原則),即Frequency(密度)、Intensity(強度)、Type(種類)及Time(時間);同時,就算心境年輕也要顧及自己的實際年齡,雷雄德指,「年輕一代到處跑、跳、碰亦無所謂,反而有助肌肉及骨骼更健康成長。但如果已經踏入三、四十歲中年,又長期缺乏運動,就不宜做過份劇烈嘅運動。至於老人家,就啱耍太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