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滿廉價貨湧入<br>阿根廷杯葛中國貨

不滿廉價貨湧入
阿根廷杯葛中國貨

中國經濟迅速起飛,配合經濟全球化的大氣候,廉價中國貨品輸出世界各地,雖然令各地人享有廉價貨,但對各地產品構成競爭,令「中國經濟威脅論」不脛而走。阿根廷一個中小企業組織周一宣布,周三起杯葛中國貨,指廉價貨湧入,嚴重扼殺當地生產商的生存空間。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本月中才訪問過阿根廷,其間雙方簽署諒解備忘錄,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定,「市場經濟」可以較低的價錢出口貨品,從而增加出口量。有關決定惹來阿根廷中小企業極度不滿,擔心廉價中國貨進一步衝擊本土市場。

售價低7成中小企難敵
阿根廷中小企業組織Fedecamaras指,中國貨的售價較阿根廷產品便宜五至七成,主因是中國工資成本低。阿根廷企業在價格方面難以競爭,最終只會被打垮。受打擊最嚴重的工業,包括紡織業、玩具業和造鞋業。
組織聲言,杯葛行動是要阻止「肆無忌憚」的出口國繼續傾銷產品。他強調,中國貨已對阿根廷本土產品構成「破產」威脅,阿根廷政府在這問題上必須搶回主導權,保護本國生產商。
阿根廷杯葛中國貨行動,正好反映了全球擔心「中國經濟威脅」的憂慮。中國貨一向是廉價商品的代名詞,價廉物美,對消費者來說是好事,但對全球各地製造業和勞工來說卻是個威脅,造成倒閉和失業。多國都針對中國貨實施反傾銷措施(見表),西班牙埃爾切市今年九月更有人襲擊當地中國造鞋商兩個貨倉,燒毀中國製的鞋,並高喊「中國人滾回家」口號,反映中國經濟壯大歷程不乏反彈。

建互惠經貿成中國出路
對中國來說,開放經濟後,外資大量湧入,導致部份低技術行業生產過剩,出路就只有出口或對外投資。
既然大量出口惹來其他國家制裁,對外投資將是中國未來經濟發展的方向,最近就分別在消費力低的伊朗、巴西、阿根廷投資數以百億美元在基建,希望讓這些國家跳出以往賤賣資源給發達國家,卻要買進貴價產品的吃虧經貿模式,建立互惠經貿,也讓中國開拓新資源供應。
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