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智慧:罪惡基金炒偏門

理財智慧:罪惡基金炒偏門

澳門概念股近日大升大跌,其實是反映了概念股投資的普遍性。在傳統投資學裏,可劃分為「主動投資組合管理」(ActivePortfolioManagement)與「被動投資組合管理」(PassivePortfolioManagement)兩種,而最常見的被動式投資策略,就是購買指數基金。
採用被動式投資策略的人,是認為市場是有效率的,因此與其胡亂買賣,倒不如購買指數基金,希望自己的投資回報能與大市相若。
採用主動投資策略的投資者,是認為只要細心選擇股票,最終能夠跑贏大市,而概念股的投資方式,是主動投資策略的一種。投資者認為,只要投資在個別概念股之中,其回報會比大市優勝。而曾經成為投資概念的股份,有紅籌股、國企股、互聯網股以及近日的澳門股等。
應否買入概念股,要視乎投資者對概念是否認同。外國亦有很多不同的基金,其投資策略是運用不同的概念。例如有些另類基金俗稱為「罪惡基金」(ViceFunds),主要是把資金投放於一些「不太道德」的股票,例如煙草業、賭場、妓院等股票之上。

相信人性本惡
罪惡基金的投資策略是相信人性本惡,因此這些較為偏門的行業,其利潤反而更加可觀。若把資金投入這些股份之中,回報會不俗。
而近日興起的澳門概念股,其特性與罪惡基金所投資的概念亦如出一輒。如果上市公司只是在澳門有地產項目、有營運設施的股份,升幅只屬溫和;但假若公司是與賭沾上關係,股價便能一飛沖天。因此,把資金投放在這些與賭有關的澳門概念股之上,其實等同了認同人性本惡的理念,並相信從事「偏門」的業務,投資回報會更加理想。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