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住宅供應量數據有助增加市場透明度,美聯物業資料指出,未來3年的住宅落成量會逐年遞減。連同已落成的貨尾單位在內,平均每年可提供約1.8萬個單位,相對過去7年,每年平均新盤吸納量約2.3萬個為少,料出現供不應求情況,預計可因而帶動一、二手物業價格,未年3年每年上升10%。
美聯物業資料指出,未來3年住宅落成量共50054伙(部份已預售),而且是逐年遞減,至07年將跌至11909個。而計及04年未售的新供應,以及未售出的現樓貨尾,總數為55693伙,即05至07年,每年的供應量平均為18564個。
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陳坤興指出,統計過去7年,每年的平均吸納量為23138個,吸納量多於落成量,物業市場會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但料未至於會出現供應斷層。
他指出,供不應求的訊息,會成為帶動樓價向上的動力,整體樓價將會穩步上揚,預料05至07年每年有平均有10%升幅。
按地區統計,以新界區供應量最為龐大,05年至07年底共提供30523個單位。但美聯董事布少明指出,由於新界區的樓價一直落後大市,加上自今年放寬九成半按揭後,新界區的住宅亦最受惠,以往平均每年可消化逾萬個單位,故相信樓價可跟隨大市,每年有10%的升幅。
數據顯示,未來3年新供應會低於吸納量,但陳坤興指出,未能於新盤市場物色單位的買家,將會轉投二手市場,估計二手買賣比例會增至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