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地鐵不斷增加車站內的店舖數目,吸引不少小商戶開業;楊月嬋去年11月進駐九龍灣地鐵站,開設改衣店「FashionClinic」。選在地鐵站內開業,除了貪其人流暢旺,更希望打破改衣店「低調」及「下價」的形象。店主直言:店舖有兩個「高」目標,一為專做高檔市場,二為改高難度的衫。
從事製衣業多年的楊月嬋,數年前由外地回流,因為「打唔慣工」,而且合適的職位難求,所以決定憑自己一技之長,投資20萬元創業。她說:「單是找尋合適的舖位,便花了近一年時間。」原來不少商場業主,對改衣店存在偏見,怕店舖與商場格格不入,故此不是拒租,便是只提供位置較偏僻的舖位;經過長達8個月的洽商期,最終獲地鐵租出店舖。
選址方面,楊月嬋事前也做過市場調查,她認為九龍灣地鐵站鄰近大型商場及辦公室,附近僅牛頭角街市有改衣店,但多數只做簡單修改,沒有真正善於改中、高價時裝的同業,加上地鐵人流暢旺,較商場優勝,是做改衣店的好地方。
話雖如此,FashionClinic的店舖位置,與站內主要出入口有一段距離,即使經常進出此站者,若非留心觀察,也不易發現店舖,基於租約所限,不准在舖外張貼宣傳標語,對生意造成一定影響。
楊月嬋坦言:「人流較最初估計少近三成,本來預算半年左右,每月營業額可達5萬元,到現在只做到4萬元,相信要兩年多才可回本。」現時,店舖除了她外,尚有2名師傅長駐,以拆帳形式支薪。顧客方面,八成為女性,平均消費約為80元。改衫收費則視乎衣服的質料,及手工難度而定,如麖皮、皮革、絨等物料,收費較貴,平均價格較街市同業高兩成。
該店除改衫外,還兼售鈕釦、拉鏈、襟章及飾物等,佔總收入兩成。開業至今,不少在德福商場買了衣服的客人,都會到店內作簡單修改,但多數要求即日取貨,為了應付這類「快」客,她會收取30%的額外收費,既可滿足客人,也可增加收入。
冬天是改衣店的旺季,曾試過一日生意額達3000元,但每日的收入相差極大,要視乎客人及衣服的數量。為了擴大顧客層面,楊月嬋不時會翻看日本時裝雜誌,閱覽最新的衣飾潮流,希望即使遇到年輕一輩的客人,也可應付。
記者:丹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