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四十天,中國先後發生八宗嚴重煤礦意外,超過四百名礦工死亡。去年中國出產的煤佔全世界產量的百分之三十五,但死亡的礦工佔全球總數的八成。這樣的死亡率,在全世界都無出其右,不但是美國的一百倍,甚至是印度的十倍。
表面上,煤礦意外頻生與近年內地煤價急漲有關:煤礦為免錯失賺大錢良機,不惜超負荷運作,甚至不理礦井險情,強迫礦工下井而導致意外。也有人說,小煤礦過多,加上地方官員與礦主勾結,令安全監督虛有其表。這些都是礦難原因,但不是根源。事實上,從○○年開始,中國煤礦死亡率一直下降,與煤價上升的走向背道而馳。
礦難不絕的根本原因,溫家寶清楚得很,他前天在老撾一針見血說:投入安全生產的專項資金不足。美國煤礦三十年代死亡率是4.5人,跟中國現在差不多,但隨後投入大量資金改善安全,並應用高新技術挖煤,死亡率現已降至0.03人。增加安全的投資確是良策,但中共高層知其所以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沒提治本之道,在現有體制下,再大的投入也是枉然。
無論是國營還是私人煤礦,現在都拚命追逐利潤。對國營煤礦負責人來說,只要能夠完成上級下達的開採量,又或煤礦賺大錢,他們的升職機會愈大;因此,保證產量和利潤才是他們的最高目標,而非礦工的安全。對地方官員來說,煤礦愈賺錢,交稅愈多,對地方經濟的幫助愈大;經濟發展快了,他們的政績好了,自然成為他們飛黃騰達的本錢。因此,地方官員最關心的也是礦場賺錢與否,而非礦工的安全。在此情況下,政府監督不力,甚至有官員與礦方狼狽為奸,礦場又怎會增加投資改善礦井安全呢?
治本之道是讓礦工自由組織自己的工會,並引入傳媒、國外勞工組織等社會力量,監督煤礦安全。中國的礦工多是農民,自我保護意識不足,甚至為了保住飯碗,不敢爭取權益。但有了自由工會,礦主就不可能為所欲為,追逐利潤的同時,也要兼顧工人的生命安全,否則他們要面對社會譴責,政府官員在輿論監督下,再不能輕易包庇礦主。苦口良藥,中國政府是否願意吞下呢?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