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李活電影《無痛失戀》中,男女主角占基利和琦溫絲莉經歷戀愛傷痛,憑科技可洗去痛苦記憶,令失戀變得無痛。人類能清洗記憶,將來可能變成現實,因為美國哈佛大學科學家正測試一種「記憶丸」(memorypill),有過慘痛記憶的人服用後,大可清洗掉不快記憶。
美國哈佛大學科學家皮特曼指出,人們遭遇大災難或痛苦時,人體會分泌腎上腺素(adrenaline),令受害人事後都無法忘記痛苦感覺,引起「創傷後壓力失調症」(PTSD),譬如遇過交通意外的人「會害怕得不能再駕車」,在電梯被強姦的人「不想再搭電梯」。
為了治療PTSD,皮特曼想到利用一般用作治療高血壓的藥物普萘洛爾(propranolol)進行研究,這種藥物能降低腎上腺素,防止記憶深深記在腦海中。
皮特曼向四十一名因發生交通意外而患有嚴重PTSD的病人進行測認,讓部份人服用普萘洛爾,結果發現效果不俗。測試中一名未有服用普萘洛爾的年輕男士登上汽車後,仍不斷流汗、心跳加速和感到十分緊張,當他到自己發生意外的現場附近時,這種緊張情況尤其嚴重,相反服用了普萘洛爾的病人,病情有減輕的迹象。
雖然皮特曼強調這種藥物不會令人「完全忘記自己的悲慘經歷」,只會將人的痛苦感覺減輕,但他很有信心說:「我覺得在不久將來,我們將找到可防止或治療PTSD的藥物。」如果製成這種令使不快和恐懼感覺消弭的藥物,那可以名為「無痛記憶丸」甚至或「失憶丸」。
皮特曼製造「失憶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的科學家、二○○○年奪得諾貝爾醫學獎的坎德爾(EricKandel)則透過研究名叫AplysiaCalifornicus的海蝸牛,研製前所未有的增強記憶藥物。
海蝸牛的結構比人類簡單得多,但涉及記憶的生物化學程序卻十分類似,經坎德爾研究後,至今已發現出數種與增強記憶有關的藥物,並進入初步研製階段,其中一種名叫MEM1414,能增強人類長期記憶能力,科學家希望新藥能改善老人健忘的問題,以及防止老人癡呆症出現。
美國《新聞周刊》/acfnewsour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