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淵滄專欄:大戶早有準備殺淡倉

曾淵滄專欄:大戶早有準備殺淡倉

領匯(2382)上市,全民矚目,但我走過又一城中銀,卻發現領匯的招股書一大叠放在那裏沒人拿,不知道是因為市民對申請領匯的興趣沒有我們想像的熱烈,還是因為一般市民對閱讀招股書沒興趣,只是道聽塗說,別人說好他們就填表。
如果是第一種情況,問題不大;如果是第二種情況,則有問題,這說明香港的股民的確很不成熟,招股書看也不看就填表交支票。不要忘記,領匯招股書中有足足18頁是說明領匯的風險,你讀過了嗎?
日本有一家汽車廠因缺乏鋼板而暫時停工,消息公布後,全球鋼鐵股熱炒。然後,又有分析員指出,不同鋼鐵廠生產的鋼材並不一樣,不是每家鋼鐵廠都是生產鋼板,於是不同鋼鐵廠的股價變成有升有跌。
但是,實際上這整件事只是這家汽車廠有一位飯桶的物流經理,對鋼板的訂購出了錯誤,才導致短時間內沒有鋼板供應,數天之後,鋼板就會源源不斷地送到那家汽車廠,根本沒有所謂短缺的問題。
昨日期指結算,殺聲連天,殺掉大量在較早時不肯投降的淡友。11月這一役,造淡倉者損失慘重,本月初,當美元大幅貶值時,我就不斷地唱好股市,昨日大戶大殺淡倉,實際上是一早就準備好的攻勢。首先,對沖基金靜靜地吸納期指好倉,然後不斷地沽美元買港元,造成港元氾濫、銀行水浸、銀行減息,於是人人都相信股市會大升(包括我),結果是人人爭相入市買股票,對沖基金就可以以較少的資金全面推動港股飛升,然後在期指市場撈個盆滿缽滿,這種手法,與1997年至1998年的金融風暴時的手法是一模一樣,唯一的不同是反過來造市。
當年的金融風暴,對沖基金不斷沽港元、買美元,但實際上目的是推低恒生指數,因為他們早已在高位大手吸納了期指淡倉,然後利用沽港元所造成的高息環境製造恐慌,在人人爭相沽售港股的情況之下,借力在期指市場大賺一筆。
曾淵滄
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