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盟憂中國經濟入侵

東盟憂中國經濟入侵

中國總理溫家寶昨抵達老撾首都萬象,準備出席東盟系列峯會,預料中國和東盟今日將簽署貿易協議,明年中起調低雙邊關稅,在二○一○年成立中國與東盟自由貿易區。雖然東盟認為,中國與東盟的自由貿易協議會令市場更公平,但有專家指出,部份東盟國家及公司擔心有關協議會對他們造成打擊。

東盟目前是中國第五大貿易夥伴,中國則是東盟第六大貿易夥伴,去年雙邊貿易額為七百八十二億美元,預料今年貿易總額將突破一千億美元。估計自由貿易區確立後,兩地貿易額將大幅飆升。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武大偉表示,中國全面發展為區內及周邊國家帶來的不是挑戰,而是發展機遇。

貿易協議衝擊星洲銀行
不過,美國邁阿密大學政治學教授金德芳指出,部份東盟國家及公司擔心,有關協議會對他們造成打擊,許多東南亞國家亦憂慮,協議令他們要面對中國大型銀行、大型器械製造商的威脅,「新加坡正擔心協議會為本地大型銀行以及高科技企業帶來競爭」。
而南加州大學的中國問題專家丹林奇亦指出,協議只會為東盟的精英國家帶來好處,對區內的普通農民及工人則不是一個好消息,東盟國家為跟中國競爭,不惜降低工資,估計區內失業問題將因而惡化。

喜歡與否須與華做生意
不過,東盟秘書長王景榮否認東盟內部出現對中國不安的情緒,強調區內國家務必努力吸引投資者,適應中國帶來的新競爭。他強調,東盟將防止激烈競爭帶來的惡果。部份東南亞國家官員則對中國的崛起表現得頗為無奈。泰國一名官員表示:「無論喜歡與否,我們必須和中國做生意。」
不過,丹林奇認為,東南亞國家面對中國崛起的最大問題,不在於經濟,而在政治層面。他說,中國成功阻礙東盟的精英國家推行有實質改變的民主改革,「在西方國家的壓力下,上世紀九十年代民主變革之風吹遍東南亞,但時至今日,區內的政商領袖會問:『幹麼那麼麻煩,沒人迫中國推行民主,為甚麼我們要這樣做?』」
美聯社/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