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一周前才剛敦促日本「正確對待歷史」,日本有內閣官員昨日發表勢將觸動亞洲鄰國民族情緒的言論。文部科學大臣中山成彬在地方會議上發言時,批評過往日本歷史教科書記載二戰時日軍強迫鄰國婦女當「慰安婦」,指那是「自虐史觀」,並稱讚最近的教科書少用「慰安婦」等字眼。
中山成彬昨日出席九州大分縣別府市市政廳一個集會時說:「以往教科書曾充斥自虐的內容,好像日本做的只有壞事。我很安慰最近的教科書終於減少使用『慰安婦』和『強行擄走』等字眼。」
他指出,如果要日本下一代對祖先所犯的錯負責,將對他們造成破壞性影響。他說:「每個國家都應反省歷史上犯過的錯,但日本教育不能建立於說國家所做的都是壞事這種自虐史觀。今後讓下一代接受能對自己民族和歷史自豪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中山發表這番敏感言論,正值文部省諮詢部門審批明年起使用的中學教科書。《東京新聞》批評,中山作為教科書內容的審批負責人,言論欠中立。
中山在會後辯稱,他出任文部相前,是提倡從歷史教科書刪除「慰安婦」等字眼的「思考日本前途和歷史教育會」會長,他今次是以該會會長的立場發言。
日軍在二戰前和二戰時,強行擄走多達八十萬名中國、朝鮮半島和其他亞洲鄰國的人民,用船運到日本,迫他們在煤礦和港口做苦工;戰時更有二十萬名中韓等地婦女被迫當日軍「慰安婦」。
○一年,日本政府批准使用右翼作家編寫的中學教科書,令日本與中韓的關係惡化。日本後來承認戰時暴行,但拒絕賠償或道歉。近年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一再到供奉了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參拜,令中日關係緊張;上周一胡錦濤在智利會晤小泉時,敦促日本「正確對待歷史」。
美聯社/《東京新聞》/《朝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