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個想做社工,用自己嘅經歷幫番啲有病嘅小朋友,開解佢。」自小患上淋巴瘤的金俊娸多年來飽受頑疾折磨,歷盡被孤立欺負的日子。不過,這些不快經歷並沒有削弱她對生命的珍惜及對別人的關懷,因為她深信「願望一定會成真」。
現時十六歲的俊娸十年前不幸患上淋巴瘤,患病初期她需長期留院接受治療。俊娸熬得過反覆吃藥、打針的化療過程,也熬不了沒有同齡玩伴、失去校園生活的寂寞感覺。小小的俊娸就此變得愈來愈沉默寡言、內向被動,「我當時好怕醜,好驚同人溝通,唔敢出街,淨係會同屋企嘅兩隻貓傾偈。」即使在完全痊癒重返校園後,她仍無法融入正常社交生活中,更不斷遭到同學及老師的欺負和忽視。
幸而,一次得到志願團體「願望成真基金」的協助,她終於實現願望,到英國探望闊別多年的姐姐。這段越洋生活的日子,教俊娸認識世界的闊大,體會到生命的美麗,「我喺英國第一次玩摩天輪,第一次騎馬,第一次餵天鵝。我又夠膽同人講英文,成個人見識多咗,自信多咗!」
回港後,俊娸繼續主動接觸不同的人和事,常與同學高高興興地逛街、唱卡拉OK,重拾年輕人應有的社交生活。她更加不忘與患有重病的同學分享自己的經歷,「我哋特別傾得埋,所以我開解佢,叫佢唔使理人哋點睇,放假又去探佢,大家互相鼓勵。」
因為一個小小的願望而大大改變了性格的俊娸,希望藉着自己的經歷及改變,幫助與自己「同病相憐」的病人,用心開解他們,讓他們感覺到身邊充滿愛和美好,令他們不再孤單。
本報記者
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