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總:無意檢討美債比重

任總:無意檢討美債比重

【本報訊】美元弱勢持續令坐擁美國國庫券為主要儲備資產的亞洲央行,紛紛「出口術」或研究減持美債行動。本港外滙儲備同以美元國債為骨幹,美元滑落難免令資產「縮水」。金管局總裁任志剛(圖)表示,外滙基金的投資基準是長期策略指標,目前無計劃作出檢討,市場對美元短期波動或會感到憂慮,但外滙基金管理是從長遠角度看,故影響不大。

投資基準限資產分布
他又指出,外滙基金可因應短期市況,在貨幣分布及年期投資方面,在基準容許範圍內,出現若干偏差,以達致最佳部署,惟具體操作則拒絕評論。
根據金管局03年年報顯示,外滙基金由去年1月起,長期策略資產分配投資基準作出若干修訂,包括提高美元區(包括港元)資產分配比重,由原來的80%增至88%,餘額為非美元外幣資產,而投資債券與股票的比重,則從80%與20%,改為77%與23%。受美元疲弱影響,俄羅斯央行最近便表示,會研究提高儲備內歐元比重。
對於現時外滙基金持有的美元資產及美債比重,與投資基準偏差多少,任志剛表示,外滙儲備操作對市場極為敏感,目前偏差的情況及偏差方向,都不能評論,至於投資組合內的長年期國債到期後,是否會改「揸」較短年期國債,他指出,債券年期的平均分布,基準都容許出現短線偏差。

美元地位不易被取代
他又表示,儘管市場預期美元處於弱勢,但本港實行聯滙制度,持有美元作為儲備主要資產,是必然發展,而且美元仍是全球主要貨幣,加上不少經濟體系的滙率亦是與美元掛鈎,人民幣便是其一,美元地位不易被其他貨幣取代。
一名美資行貨幣市場主管認為,基於聯滙制度,外滙基金減持美國國債的空間有限,而受投資基準限制,當局持有歐元或日圓的比重也不能過多,故隨着美元貶值令美債價格受壓,外滙基金的市值便自然因美元弱勢收縮,唯一稍為減少損傷的方法,是縮短所持美債年期。
受到中國減持美國國債的傳聞影響,10年期美國國庫券孳息率從4.2厘升至4.25厘,美債孳息今年最低曾見3.68厘,最高為4.87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