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B」給南京抹黑了嗎? - 陸俠(媒體工作者)

「呆B」給南京抹黑了嗎? - 陸俠(媒體工作者)

一篇小小說,因篇名《南京呆B》而引起軒然大波。
「呆B」的「B」乃是一個諧音,代表那個同音的無法寫出來的髒字。據說這兩個字已是南京「市罵」,街頭巷尾到處可聽到,成了類似「吃飯嗎」這樣的問候語。
這篇小說描寫一南京權威男人為追求美女,以詩歌大賽利誘,被美女暗罵「呆B」的故事。眾多南京的讀者並沒讀過小說,看到這個篇目就來氣,認為作者雅蘭犧牲南京的形象炒作自己,簡直是侮辱了一個文化古城。但也有人叫好,說早就受不了南京人出口成「髒」。
究竟是南京人就這麼醜陋,還是文學抹黑了城市?這是在南京的媒體和網路上爭論的焦點。「捍衞南京形象」和「南京人該反省」成了針鋒相對的兩軍對壘。身為南京人的作者雅蘭表示,南京曾經做過一個「南京市民十大不文明行為」的調查,而「呆B」這一「市罵」就排在第一位,這說明市民對這個問題早就有認識的,但當它成為一篇小說的標題時,就有那麼多人受不了。

當代文學的創作幾乎離不開都市,從上世紀八十年代王朔描寫北京的系列小說開始,「文學與城市」之間關係的爭論從來沒有停止過。前一陣子有《成都,今夜請將我遺忘》、《成都粉子》等「成都系列」,最近又有了《深圳,今夜激情澎湃》等「深圳書寫」,這些文學作品都會觸及到城市的陰暗面,於是就有人說這些作品把生活中的「醜」用「拿來主義」搬進小說,不僅降低了城市書寫的境界,而且「一座好端端的城市被一些文壇寫手沿街叫賣」而糟蹋了。但也有人說,即使是幽雅浪漫的巴黎,在巴爾扎克的筆下也曾被寫成「一個婊子」。文學描寫與城市並不能劃等號。目前對《南京呆B》的爭論已經不在文學評論範圍之內了,參加討論的人很少讀過小說,都是圍繞小說篇名大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