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厚鏵連任,首務是「提升澳門居民的綜合生活質素」,換成尋常白話,大概就是:讓澳門人各方面都過得好一點。
澳門四十多萬人,有近十萬輛摩托車,大多數沒有妥善維修保養。選擇長居一個城巿,你可以不要文化,不要藝術,不要古蹟,但你可以不要呼吸嗎?要提升「綜合生活質素」,我總覺得,不是要增加甚麼,而是要減少甚麼,第一、是減少廢氣;第二、是減少噪音;第三、是減少環境被醜化。摩托車,正是這三大患的罪魁和患源。
福州,大家都知道,不是一個先進文明的地區,但人家越來越多的電單車,是真正用電池驅動的單車,寧靜,無污染,絕對適合有腿不用的人「代步」。澳門地小人少,每一個人要求的「方便」,反而放得無限大。政府就算「有心」改善,卻「無力」排除「既得利益者」的抵制和頑抗;在澳門,每一個摩托車手,都可以是一個「既得利益者」;他們的「既得利益」,就是「方便」;澳門人為了「方便」而作出的犧牲,包括在路上和醫院的「犧牲」,是舉世罕見的。
斑馬線,本來是「行人優先」的;然而,除了在新馬路等堵車區,鮮有摩托車「禮讓」行人。交通欠整治,公民欠教育,有識者都提出警告,但汽車,尤其摩托車,仍在急劇增加,「投資」一百萬就舉家遷澳的大款「移民」,也在急劇增加,毒霧乘着歪風,這座小城,怎能承受?坐視情況惡化,再惡化,「綜合生活質素」,明天,真有可能比今天更高?
澳門有好多問題,澳門不是甚麼樂土,我為甚麼還要響應號召,在這裏開展我的「創意產業」?甚至,還鼓勵朋友來投資?因為澳門,說到底,有三個「終極好處」:一、特首不是窩囊廢;二、甚麼事情,都可以投訴,「民政總署」熱心為民辦事;三、官吏不擾民,政府不稀罕你的稅,你要搞企業,歡迎你在這裏自生自滅。
《澳門的「好」》之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