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時市場資金充裕,不排除恒指在整固過後再展升浪,上試14300點水平,雖然如此,但筆者認為,恒指現水平之值博率不高。是次升市主要由資金推動,美元近日大幅貶值,令資金流入亞洲市場,而且市場憧憬人民幣升值,故香港成為熱錢之首選市場。但假若美元出現大幅反彈,且市場對人民幣升值的憧憬冷卻,資金將自香港市場流出,這將對港股構成衝擊。
另一方面,與去年中至今年初的升市比較,是次升市的基本因素較為薄弱。去年中,市場預期經濟復甦將帶動企業盈利上升,但是2005年的經濟增長前景並不明朗,國際貨幣基金會亦調低2005年的全球經濟增長預測,由原先的4.3%降至4%。
此外,強油價對全球經濟的負面影響將逐步浮現,經濟增長放緩,企業之盈利增長將放慢,PE亦需下調。現時恒指之本年度預測PE為15.4倍,與其4年平均PE16.1倍相差無幾。
過去10年,中國市場對石化產品的需求增長速度約是國家生產總值增長率之1.5倍,增長率達10%,遠高於全球其他已發展市場的2.5%。長遠而言,估計中國經濟仍將以7%以上的速度增長,因此,預測未來中國市場對石化產品的需求仍將上升,因此,筆者認為北京燕化(325)可看高一線。
石化工業之主要原料──石腦油,其中準價是由中國政府制訂,為了限制通脹,中國的石腦油中準價升幅被政府限制着。從去年12月至今年8月,中國的石腦油中準價上升了20%,但國際市場的升幅已超越4成。國內石化產品的價格卻是由市場決定,此情況形成了國內石化企業的原料成本較國際同業低,但產品售價卻跟隨國際市場,故國內石化企業能享受較高利潤。
從去年12月至今年10月,燕化的低壓聚乙烯、高壓聚乙烯、PP、苯酚、丙酮、乙二醇、順丁橡膠及SBS合成橡膠等產品價格,分別上升了61%、41%、46%、92%、74%、68%、42%及48%。現時原油價格仍處高水平,且石化產業現正處於上升周期,且該上升周期有延續至2005年首季的趨勢,因此,筆者預期燕化的利潤有進一步改善空間。
估計燕化本年度全年盈利將較2003年度增長243%至21.75億元人民幣,其本年度預測PE僅4.9倍,估值吸引,建議於3元買入,目標3.7元,跌穿2.8元止蝕。
鄭安達 順隆證券分析員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