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讀者 - 劉紹銘(嶺南大學榮休教授)

普通讀者 - 劉紹銘(嶺南大學榮休教授)

約翰遜(SamuelJohnson,1709-1784)博士,想是英國文學史上第一個用thecommonreader這詞兒來界定一種特別讀者類型的人。Thecommonreader就是「普通讀者」或「一般讀者」。如果不放在當時的歷史脈絡來看,很容易把約翰遜心目中的「普通」誤解為「平凡」或「平庸」。
其實約翰遜認定的「普通讀者」,是個對文學作品不存偏見,只憑自己感性和識辨作取捨的人。依美國批評家IrvingHowe的分析,這種讀者可能是沒落世家子弟,品味頗高。或是商界中人,有上進心,不斷要從書本中擷取「文化」。或是在社會上難以定位的文藝中人。最後一組成員其實最舉足輕重:女性讀者。

總體來說,這些人都是「平民」,不是某行業的專家。他們看文學作品,沒有甚麼既定目標,只是喜歡看書,為閱讀而閱讀。約翰遜是十八世紀的人,其思想與趣味在反映奧古斯都(Augustan)一代文風,平實親民,很把「普通人的一般感受」(ordinaryfeelingsofordinarypeople)當作一回事。
現代主義風起雲湧後,「普通讀者」這品種,早已名存實亡。單以英語世界的作品而言,喬伊斯的《尤利西斯》和艾略特的《荒原》,豈是粗通文墨的「普通讀者」能消化的?現代主義教條登場後,文學作品也日趨「專門店化」。專門店的「窄門」,猶如王家衞的電影,慧根淺一點的也擠不進去。
中國文學的現代主義起步晚,因此中國的「普通讀者」比較長壽,活到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但自殘雪、格非、北村等現代派諸子經營專門店後,今天「普通讀者」能看得懂的小說,真不好意思,大概只剩下香艷奇情那一類吧。「普通讀者」成了一個貶詞,aderogativeterm,想大出約翰遜意料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