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英中開會 轟新制英語課減少<br>高中教改拖低英語水平

70英中開會 轟新制英語課減少
高中教改拖低英語水平

【本報訊】高中學制及課程改革正進行諮詢,英文中學聯會及補助學校議會昨指出,新制將導致高中每周的英語課時縮減一半;英語水平高的學生無法在新公開試中被甄別出來;修讀英國文學學生減少,間接影響英語教師的培訓。兩會炮轟上述「三害」定將拖低港生英語水平。 記者:倪清江

兩會昨於喇沙書院舉行諮詢會,有一百五十名來自約七十間英中的校長及教師出席。現場進行的調查顯示,只有三成半出者席支持教育統籌局在○八年推行新學制;一成三認同在所有新高中科目設立校本評核。至於備受爭議的通識教育科,出席者一致反對在現時每班四十人的情況下教授該科;多數人贊成將該科列作必修課,但只有一成認同要設立有五個評級的通識科公開試(見表)。

「叻同唔叻分唔到」
建議中的課程改革倡議中文及英文科合佔每周總課時兩成半。英中聯會主席陳璐茜校長昨指出,現時高中每周約有四十堂課,英文一般有八至十堂,但在新制下只有五堂,她指這會導致學生英語程度下降。
陳校長又指出,新公開試的英文科不會再如現時以程度深淺分為課程甲及課程乙,無法突出成績標青的學生,「將來可能只寫一百字嘅作文,叻同唔叻分唔到出嚟。」她又說,日後學生除四科必修科外,只需選修另外兩至三科,一些冷門科目會被遺棄,其中一科將是英國文學,她指這會影響英語教學,「呢科係英語老師嘅『開始』,如果冇人選,英語教師都會少咗。」

教師人手有減無加
英中聯會及補助學校議會分別代表一百一十四間英中及二十二間傳統名校,兩會指英中的班級結構較特殊,日後推行新制時,教師人手有減無加。補助學校議會主席譚兆炳昨表示,十四間英中代表在小組討論中指出,合共將需裁減七十五名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