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東望洋 - 林澄光(汽車代理商高層)

決戰東望洋 - 林澄光(汽車代理商高層)

前幾天,從客運碼頭落船,乘的士往河邊新街的海灣餐廳吃葡菜。大馬路上還殘留着斷斷續續的胎痕,好像還能隱約嗅到嗆鼻的車胎焦燶味。每年一度的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終在上星期曲終人散。
適逢今年的賽期,與日本GT300巡迴賽的第七站,鈴木賽道的賽事同期舉行。因此,我的兩名日本賽車朋友,谷口信輝和織戶學因要應戰GT300的比賽,加上去年在澳門參賽用的Altezza戰車已退役,故未能代表日本出賽東望洋大賽,令最具瞄頭的街道比賽失色不少。猶記得從小已從電視追看,這被譽為最具挑戰性的街道比賽,由七十年代的豐田Celica(哨牙仔)、三菱GalantGTO。到八十年代的由保時捷和寶馬稱雄,其後因為賽例更改關係,令保時捷這類超級跑車絕迹於東望洋大賽。取而代之的是黑色車身披上JPS拉花的積架XJS,白色KAMACHI拉花的富豪244,惡鬥綠白色屈臣氏拉花的寶馬635CSI……

隨後到九十年代初,日本的戰車再次抬起頭來。1990年由日本國寶級車手長谷見昌弘,駕駛日產的SkylineGT-R,以超過600匹的馬力和四輪驅動之優勢。不論在松山一段的連續彎路,又或是髮夾彎之後,由電廠直路一直加速至漁翁彎、水塘彎、看台大直路至文華東方彎。均以壓倒性的姿態摘冠,嚇退寶馬M3和福特Sierra。翌年賽會改變賽例,令世界性的DTM賽車加入戰事,造就了平治AMG與寶馬M3由德國鬥到澳門。至95年,才再次有日本的豐田TOM'S車隊,由畢特(KelvinBurt)駕駛的CORONAEXIV勝出,粉碎了寶馬車隊連續在東望洋稱王的局面。
其後的東望洋賽事,無論由SuperTouringClassII賽制,或是到2000年由SuperProduction所取代。雖然有不少廠隊,或是由車廠技術支持的私人車隊參與,如標致306、本田Integra、福特Focus、豐田Altezza,到今年首次參賽的SEAT,但始終敵不過充份掌握東望洋賽道資料的寶馬車隊所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