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環署追查巿面有否出售<br>瘋牛疫區牛肉走私來港

食環署追查巿面有否出售
瘋牛疫區牛肉走私來港

【本報訊】寒冬將至,是打邊爐的旺季,肥牛是絕不可少的火鍋配料。食物環境衞生署最近接獲舉報,指有不良肉商,經過迂迴路線把一批瘋牛症疫區加拿大的急凍牛肉走私來港,當局正就事件展開追查。加拿大與美國、日本都曾發現致命瘋牛症,三個國家出產的牛肉都被禁止入口香港。 記者:蔡元貴

食環署最近接獲舉報,懷疑有食品供應商非法進口牛肉,該署以事件尚在調查中為理由,拒絕透露詳情。據了解,有凍肉供應商以掩人耳目的手法非法進口受禁的加拿大牛肉,方法是先把急凍牛肉運送至澳門,然後再進口香港。消息更指出,食環署接獲舉報後,曾分別調查及扣查了三間食品供應商的牛肉。
另有消息稱,食環署人員亦曾前往沙田及葵涌兩個凍倉調查,但無進一步發現。該署人員現正追蹤該批問題牛肉,是否已經流入市面。據稱,涉嫌違反禁令走私入港的一批加拿大牛肉主要是用來烹製牛扒及牛柳。

○一年開始進口管制
食環署按國際獸疫局的建議,近年對從發現瘋牛症個案的國家進口的牛肉和牛肉產品,實施了進口管制,以防止瘋牛症傳入本港。食環署分別於二○○一年九月十九日、去年五月二十一日及去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暫停從日本、加拿大及美國進口牛肉,至今仍未恢復。
現代管理(飲食)專業協會主席程基說,確有聽聞供應商非法進口牛肉的消息,但作為酒樓食肆的經營者,很難鑑別來貨是否合法,惟有依賴供應商自律及食環署密切監察。
傳染病醫生勞永樂指出,自從九十年代英國爆發瘋牛症以來,全世界政府都採取了極嚴密的措施防止受感染的牛肉流入,所有入口牛肉都必須附有出口國的健康證明,走私牛肉沒有健康證明,風險很大。香港貨物流通頻繁,三面環海,走私牛肉根本是防不勝防,他呼籲食環署檢討目前制度是否有漏洞,加強堵截非法進口牛肉。
食環署發言人表示,進口香港的牛肉受《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下的「進口野味、肉類及家禽規例」規管,食環署要求每批付運的進口牛肉必須附有官方衞生證明書,證明適宜供人食用。

最高罰五萬元及入獄
進口牛肉禁令生效以來,去年一月至今年九月,食環署共檢舉了三宗違例由日本輸入牛肉的個案,撿獲肉類約二百五十公斤。食環署發言人說,每批進口牛肉均須經由該署人員檢查滿意後,才可出售。任何人士如沒有按照法例的規定進口牛肉,即屬違法,一經定罪,最高罰款五萬元及入獄六個月。
除了非法進口的外國牛肉,合法進口的內地牛肉也存在問題。九龍牛羊業商會最近與內地牛肉批發商五豐行交涉,商會主席葉紹基指出,今年入口的內地鮮牛肉質素「好曳」,價錢卻很貴,「一擔肥牛由千四蚊加到千五蚊,但係質素愈來愈差,以前一百斤牛有六成肉,𠵱家得番四成,其餘全部係骨。五豐行做獨市生意,當香港人係鸕鷀。」

內地牛質素差價錢貴
他說,內地生活水平提高,對高質的鮮牛肉需求甚殷,影響了供港的牛肉質素差價錢貴。至於急凍牛肉,他說:「𠵱家啲人四出搵凍牛肉,來源周圍都有,食環署管唔到,走私牛肉流入並唔出奇。」

為遏止瘋牛症蔓延,歐洲各國數年前曾大量宰殺來自疫區的牛隻。
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