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是葡萄酒發源地之一,但到了二十世紀,希臘酒質素只屬一般,遠遠未達到佳釀的水平,可見歷史悠久並非質素保證。
隨着世界近二十年的紅酒熱潮,希臘這個全國種滿葡萄的國家,也有越來越多酒莊在認真釀酒,建立現代化的酒廠,而且利用法國橡木桶來醞藏。
上月在希臘試了很多酒,卻發現希臘的酒莊也犯了很多新興酒國的毛病,就是一味用新橡木桶,以為只要用新橡木桶,就能釀出好酒!
這真是大錯特錯了。要釀出好酒,最重要是要有好葡萄。只要葡萄好,即使不用橡木桶也可以釀出好酒。相反,如果葡萄不夠好,就把酒放入昂貴的新橡木桶內,以為可以靠濃濃的巧克力香化劣酒為佳釀,只會浪費金錢。一個新法國橡木桶售價近600歐元,即六千港元;容量是220公升,大約可以裝成二百五十瓶酒吧(扣掉少許自然損耗)!所以,如果全用新桶來醞釀,單是桶的成本每瓶就要24元!
在希臘那個晚宴之上,我試了很多瓶被譽為近年佳作的希臘紅酒,橡木味濃得化不開。一時氣憤,寫了四個打油詩:木多豈是好酒,唇焦口乾舌燥;如果木能造酒,又何必種葡萄!
近年,飲酒已到了厭棄橡木的境界,尤其是白酒,我寧可飲完全沒有橡木桶醞釀的基本Chablis,不飲近千元一瓶,味濃如椰汁奶油菠蘿蜜的新世界名貴霞多麗(Chardonn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