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同德共滅暴行

     同心同德共滅暴行

社會工作者註冊局選任局員兼香港神託會司庫 趙立基

剛公布的「天水圍家庭服務檢討報告」再引發公眾對家庭暴力的關注。今年四月天水圍發生滅門慘劇後,社會即引發兩種反應。一、強烈要求找出誰應負責,是社工、警察,或社會福利署?二、找出問題癥結,防止事件重演。
家庭暴力成因複雜,只憑單一專業、團體或政府部門,不足以遏止問題的發生。慘劇發生後,只苛責某一專業或政府部門,實於事無補。至於第二種反應是積極的化解方法。就「小組報告」所言,當局應積極推動跨界別和跨機構合作,協調相關服務團體,就地區特色和需要提供支援,預防和處理暴力問題。
天水圍事件令社工業界有不少反省空間。諸如:一、自省工作模式的合宜性。危機介入方法應否採用多元化的介入方法,以處理不同個案?二、公權的運用與個人權利的張力。當發現某家庭有潛在的暴力傾向時,我們應否更果斷地行動,以保護公共利益?三、業界的協同力。業界同工應分享彼此的介入專長,服務經驗和相關資源,發揮業界的相輔力量,預防、遏止和解決複雜的社會問題。總結而言,當不同的社會問題/慘劇發生後,我們更須一起努力,竭盡所能防止類似案件發生,但願我們有此積極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