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純樸 - 鍾偉民

告別純樸 - 鍾偉民

澳門的治安比回歸前好,是事實;回歸前那幾年,腥風血雨,仇殺新聞教港客卻步,酒店和手信業飽受打擊;老百姓,卻是如常過日子;反正要報仇的,要索命的,都有頭有主,你釘十個,我死五雙,總有一天悉數玩完。澳門人,還是這一句:「怕甚麼?你們香港人寫得誇張而已!」
回歸了,所謂的「治安好」,意思是:仇殺少了。但爆格,半夜裏為你搬屋搬廠搬寫字樓,真是無日無之;我曾經跟七個老澳門飯敘,七個人,整夜「分享」被爆竊的經驗,有一個,讓人「爆」了兩次,對「治安」是不是好了,最有體會。港人不讀澳門報紙,其實,《澳門日報》辦得很好,參茸海味鐘錶首飾店受「爆」雖然頻繁,還是願意報一報,聊備一「格」。

破案?差人夠忙的了,你自己小心門戶,受爆的次數,自會減少。
治安問題,隨着賭業大盛,自由橫行,考驗,才剛開始;不僅爭逐暴利會引發衝突,新移民異常的價值觀和道德觀,教育的崩壞,或者說,教育面對賭業暴利而導致的崩壞,才是社會的隱患和亂源。澳門中學分初中和高中,各三年,高中要繳學費,不少初中生乾脆不讀書,等年滿十八歲,就到賭場去。賭場,是初中生,甚至大學生(大學裏有博彩課程)的未來;這,到底是怎麼樣的「未來」?
在香港,鮮見染金毛、戴耳環、口叼香煙的有為少年專職送外賣,因為「強迫」他們受教育,是政府的責任;在澳門,這種「有為少年」到了十六歲,就可以開摩托車,載着十四五歲的女朋友到Disco去搖頭。如果一個開摩托車的青少年要撞死你,恭喜你,因為他在可以開車之前,殺你一家,可是不必負刑責的;十六歲前,隨便犯罪,不必坐牢受誡,是葡人遺留下來的法律,澳人重情,竟當古蹟一樣保留!
別對澳門有幻想,「純樸」兩字,早就告別這座「有賭未為輸」的「自由城」。
《澳門的「好」》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