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國完善制度培育跑手

摩國完善制度培育跑手

當今田徑壇的中、長跑項目,幾乎全由埃塞俄比亞、肯雅及摩洛哥選手所壟斷。埃、肯的成功或可歸功處於有利鍛煉心肺功能的高海拔地理環境,以及當地人深信成為出色的運動員是擺脫貧窮致富的「捷徑」。摩洛哥的成功則較為科學,全賴一套完善培育運動員的系統及制度。

教練走訪全國覓精英
獲摩洛哥政府及田徑總會支薪的教練們會走訪全國,發掘十二至十六歲具潛質的孩子,然後進行連串的體測及生理測驗;經篩選後的精英會送至國家田徑中心悉心栽培。
有別於大部份西方國家對中、長距離運動員大同小異的訓練模式,摩洛哥的教練們會就不同選手的特質、如高度、力量及弱點等設計不同的訓練程序及飲食。

精英制配合高原訓練
曾是艾古洛治教練的卡達透露,他們的訓練可說是「精英制」,十二位運動員就由兩位主教練、六位助教、三位醫生、七位物理治療師及一位心臟病學專家貼心「侍候」。他續說:「獲選入訓練學校的培訓的運動員,全年佔了十一個月在處於高原的訓練中心裏度過。」
卡達並道出摩洛哥有其別於他人的訓練竅門,他說:「大多數人認為厚墊的跑鞋可防止受傷,但我們在訓練時會使用薄墊,不讓雙腳『寵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