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金融市場的焦點多集中在美元的花式(兌各主要貨幣)「插」水表演。好不容易,以貿易加權計,美滙已滑落至9年低位,而焦點中的精采部份,是歐元是否仍繼續破紀錄,歐元區決策者又將採取甚麼態度以對?
儘管有歐元區核心國財金官員強調經濟不會邁向衰退,可是光從倚賴出口所獲微不足道的經濟增長來衡量,任你怎說也無法瞞過世人雪亮的眼睛,歐元再升對不同環節所帶來的衝擊已不必喋喋矣!然則歐元強勢卻可紓緩歐元區已偏離央行訂定目標範圍之通脹壓力,央行不用加息抑遏,讓企業可透透氣兼部署將來,當不失為失中之得者也。
目前的形勢是,既然美國「有意」讓美元持續貶值,哪些貨幣與美元直接或間接掛鈎之國家又側側膊,那麼我(歐洲)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明知干預有如打止痛針,藥力過後又會再發作,倒不如想想有何固本培元的良方,將免疫系統提升,防患於未然?
單一貨幣的誕生,除加強歐洲多國的合作和共擔責任外,還將他們帶向一個共同目標──經濟可持續增長。可是「穩定及增長條約」對財赤預算的限制,卻可能是朝向上述目標的障礙。縱使德、法、意三大核心國曾經犯規,總括而言,成員國們總算高度自律。但值得商榷的是,在運作初期,難免有閃失而出現越軌,面對競爭對手因環境需要皆採取較寬鬆的財赤上限,歐洲又是否有必要墨守成規?那麼稍有彈性又何妨?明年1月的歐盟財金大會實應檢討這條「皮帶」是否勒得過緊,或習慣的改變(結構性改革)是否過慢,光對自己承擔是不足夠的!
註:答浩宏讀者:powertrading意指以實力推動大市,request-for-quote是指以議價為主導。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