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局長賣樓獲利啟示<br>海外樓市堪留意

林局長賣樓獲利啟示
海外樓市堪留意

【本報溫哥華專訊】上月,行政會議成員利益申報紀錄顯示,政制事務局局長林瑞麟,已賣掉唯一的海外物業──加拿大卑詩省列治文市的平房。
這宗賣樓消息,再度喚醒港人,加拿大樓市具投資機會。

中美資金流入
溫哥華本身除溫哥華市外,附近有多個衞星城市,列治文是香港移民最樂於聚居的衞星城市,其次才是溫哥華市本身,以及西溫哥華的豪宅區,其餘地方則包括高貴林、素里、本那比、北溫哥華等(見圖)。
溫哥華市及列治文市等香港移民聚居的地方,受惠於移民的湧現,樓價在八九十年代有過一段急升的日子,但自從香港移民在97年減少,及經濟不景因素打擊下,溫哥華及列治文的樓價,也一度急促回落及沉靜下來。
不過,情況在2000年後開始又有所轉變,樓價回復升勢。大溫哥華地產局最新資料顯示,列治文的平房(獨立洋房),於9月份時標準樓價(benchmark)為47.46萬加元(約308萬港元),以加元計算,樓價較一年前同期上升11.5%;與三年前同期比較,升幅是33%;與五年前比較,升幅則是43%(見表)。這也許解釋,為何林局長要賣樓套現,因為住宅有價。
造成今次列治文樓價急升的主因,地產代理指出,過去數年,美國經濟強勁,不少美國人覺得,溫哥華樓價相對美國便宜,因此積極到溫哥華,買入一些景觀較佳的多層住宅大廈,作為投資,這才是推動溫哥華及列治文樓價上升的主要動力;其次是來自中國的移民,這類移民日多,不少屬於內地有背景人士,擁有雄厚的資金。

樓價滙價兼得
對於早期的香港移民來說,今次列治文樓市的熾熱氣氛,有助於他們賣出手頭物業,而加元滙價的上升,對他們更加有利,因為目前加元滙價重返十二年前的高位,當時不少香港移民手擁巨資來溫哥華購置物業,但滙價輾轉向下,令樓價以港元計算更低,今次加元滙價的升勢,可令他們有較明顯的優勢。
以林局長售出收租物業作案例分析,若他是於99年時候買樓,當時的加元滙率跌至1加元兌5.3港元,今天已升至6.5港元,則今次出售物業,不但獲得四成多的樓價升幅,更得到逾兩成的滙價升幅。

林瑞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