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盟中國峰會 溫總施銀彈<br>萬九億換周邊和睦

東盟中國峰會 溫總施銀彈
萬九億換周邊和睦

中國總理溫家寶後日將訪問鄰國的老撾,並出席東盟──中國(十加一)峯會,與東盟簽署全面經濟合作、爭端解決機制等協議。中國希望與東盟的貿易額增加至二千五百億美元(約一萬九千五百億港元),提高東盟對中國的經濟依賴度,以此打造和睦、安全的周邊環境。

中國與東盟的政治關係近年提升迅速,由起初的全面對話上升到睦鄰友好,去年又提升為戰略夥伴。溫家寶出席「十加一」峯會期間,雙方將發表《落實中國──東盟面向和平與繁榮的戰略夥伴關係聯合宣言的行動計劃》,全面規劃中國──東盟未來五年的合作。

雙邊貿易將激增逾兩倍
中國外交部前副部長王毅在調任駐日大使前,曾在一個內部會議上坦言:「經濟關係上不去,政治關係即使一時上去了,也很難長久。」他指出,中國可打的國際牌已經不多,環顧四周,東、西、北三方都是強鄰和大鄰(分別為日本、印度和俄羅斯),中國真正可以施加影響、發揮主動作用的地區,只有南邊的東盟十國。
王毅表示,無論從地緣關係判斷,還是從經濟、文化方面的聯繫來分析,就中國國際戰略安全保障而言,中國與東盟的雙邊貿易額至少應佔東盟對外貿易額的三分一,以靜態測算達二千五百億美元以上。東盟目前是中國第五大貿易夥伴,而中國是東盟第六大貿易夥伴,去年雙邊貿易額為七百八十二億美元(約六千一百億港元),只相當於東盟十國國際貿易總額的百分十。簽訂協議後,中國希望與東盟的貿易額增至二千五百億美元,是現時的三倍多。

建貿易區問題可望解決
中國商務部官員透露,中國和東盟就自由貿易區計劃(CAFTA)提出了一籃子協議,今次有望獲得「總解決」:中方願就《東南亞無核區條約》和中國──東盟爭端簽署最終議定書;作為回報,東盟將宣布棄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的「三個條款」(傾斜價格的可比性、特定產品過度性保障、紡織品限制),確保中國和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設在明年全面啟動,至二○一○年完成。
對於中國有意以貿易達成周邊和睦和安全,美國──東盟商會會長包爾認為:「中國正在東南建立中國版的門羅主義,只管地區事務,不理會世界強權鬥爭。」
廣州《21世紀經濟報道》/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