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的信 - 李純恩

安德烈的信 - 李純恩

《蘋果日報》星期天刊出龍應台跟兒子安德烈的通信,我拿去給女兒看,等她看完,我明知故問:「兩封信,你喜歡哪一封?」
「兒子給媽媽那一封。」這是理所當然的答案。
安德烈的信文情並茂,代表了年青一代的情感和思想,言語表面雖是年青人的輕狂歲月,但邏輯一點不含糊,不作半點假,作為孩子,不騙母親,作為年青人,也不學成人的偽善。
正因為如此,連成年人都看得感動,看得出年青人的真摯和他們看世界看生命的角度,在某種程度上,比我們清晰,比我們熱灼。與其說那是輕狂,不如說是火燒般的熱烈。
父母輩的苦口婆心固然用意良苦,但年青人的思想也已跟這個世界搭好了線,他們有自己的思考能力和欣賞角度,他們看到了許多父輩們疏忽或者淡忘的事物,那是他們現在的經歷,也是父輩們曾經的經歷,只是時光久遠,如今被他們勾了起來,便大驚小怪,觸動深刻了。
寫得出這麼一封信的年青人,思想已近圓熟,缺的只是往後人生中的某些愁苦惆悵。唯是如此,他們現在的情感便更是珍貴難得,即使是他自己,在若干年後再讀此信,也會珍惜。
對於年青人來說,看了這封信的共鳴當然更深,許多在我們眼裏的自以為是,正是他們的理所當然,所以我女兒覺得安德烈的信稱心過他母親的信,也天公地道。
我想,如果哪天她也寫得出這麼一封信給我,那她無論做甚麼事情,我都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