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一半以上的女性不滿自己的身材,更有三分一人曾經或正在減肥。為了瘦身,有人白花錢,有人付出健康代價,甚至要瘦不要命。一名二十一歲女子,靠吃減肥藥,四天瘦了十五磅,結果要入院急救,但臨離開醫院時,她竟對醫生說:以後還要吃減肥藥!
關注婦女及兒童權益的台灣董氏基金會昨公布坊間常用的十大黑心減肥廣告行銷伎倆,提醒民眾留意其中的陷阱。十大黑招中最常見的是扮神秘、借名人過橋、使用者見證、高科技包裝,最低劣的是換湯不換藥,一旦被當局查處,換了包裝、名字繼續販賣,甚至以假亂真,模仿合法或知名品牌的藥品。
董氏基金會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說,台灣有三分一以上的女性曾經減肥或正在減肥,不少人選擇的減肥方法都是「自助式」,懷着「快速減肥,簡單方便」的目的,花大把銀子,在沒有醫生處方下自行購買昂貴的減肥產品,因此,台灣一年減肥產品的市場超過六百億元新台幣(約一百四十億港元)。減肥已成為一種時尚、流行,但存在很多病態。
台灣肥胖醫學會常務理事蕭敦仁指出,一般人胖多是慢慢胖上去,瘦卻想很快瘦下來,若要減肥,多半不想運動、節食,直接吃藥最好,因此使一些不實廣告得以打動人心,但被騙也就罷了,更慘的是吃壞身體,對未來影響才大。
蕭敦仁說,一名二十一歲女子為了減肥,到一家大型連鎖藥房花六千元(約一千四百港元)買了一款以利尿劑和瀉藥為主的減肥藥,只吃了四天,體重就降了十五磅,因此她格外開心。但在第四天,這名女子量過體重後一直覺得頭暈,於是到醫院求診,結果昏倒在醫院門口,醫護人員將她扛進去急救,發現她嚴重脫水、血壓偏低,鉀離子也過低,以致體力不支。
蕭敦仁說,經治療後,這名女子體重又回升了兩公斤左右。出院前,醫生問她會不會再吃減肥藥,她竟說:「還要吃,因為減肥效果真的很好。」
台灣《中時晚報》/《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