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社會不公是新聞從業員的天職,但湖北黃岡一份晚報,竟下達指令,訂明記者、編輯每年須上繳一定金額,令記者不得不透過揭露企業、學校種種黑幕來敲詐勒索,單單在去年一年,報社從市內學校敲詐得來的款項就多達一百萬元人民幣。
被指以版謀私的《鄂東晚報》,是湖北黃岡市唯一的晚報,上級單位為《黃岡日報》。《中國新聞周刊》披露,該報去年初起厲行「創收第一」政策,並借當時教育部整治亂收費,推出「打擊亂收費、促報紙創收」行動,派出十多名記者,確定目標學校,分頭採訪、收集校方亂收費的證據、寫成文稿,然後通知校長看稿,討價還價後,收錢離去。
該報今年訂下全年創收總數,員工最少上繳一萬,最多十六萬,報館扣除員工部份工資,達不到目標金額八成的員工,不予發還被扣工資。該報辭職記者陶志東指出,報館內只有少數記者能完成任務,「其他人要完成創收任務,拿到應得的工資,別無他法,只有敲詐勒索一途。」
分管《鄂東晚報》的《黃岡日報》副社長雷電承認,在創收思路高壓下,報社確實存在不良風氣,個別領導態度曖昧,承諾年底前徹底改革。
《中國新聞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