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彭、彭 - 谷德昭

彭、彭、彭 - 谷德昭

「彭、彭、彭」,在談論香港電影的網頁上看見這個題目,內容是講近來上映的三齣港產片的導演︱︱彭順、彭發與彭浩翔。《死亡寫真》未看,《公主復仇記》我很喜歡,可惜票房未見突出,《阿孖有難》則奇奇怪怪,入場前朋友問我《阿》片是甚麼戲種,彭氏兄弟的首本鬼片?不像;動作片?不像;懸疑片?不像;喜劇?也不像;散場後竟仍講不出《阿》片是甚麼片種,是為奇怪也。

《阿孖有難》之後,十一月中至十二月中整整一個月便只有一齣港產片《大無謂》接力,之後便是萬眾期待的《功夫》(《天下無賊》不算是港產片)。觀眾大概已開始點算口袋中的金錢,有一百元便準備看一次《功夫》,有二百元便看兩次《功夫》,其他港產片可免則免,難怪近期電影票房異常慘淡。
對港產片迷來說,2004年是頗得人驚的一年,全盛時期年產超過三百齣戲,今年創下歷史新低,數目不足六十,請跑到戲院大堂看看,下期上映的只有西片,甚至是韓片,不見港產片蹤影。片源供應不足,港產片VCD一個月只有一、兩齣新片供應,港產片迷嗌吊癮,VCD舖老闆嗌救命。
這是一個香港電影工業從未遇過的黑暗時期,如何抗衡大製作的荷里活大片?如何融入中國電影,打開中國市場?如何跟網上非法下載打仗?如何令經常掛在口邊說以不看港產片為榮的觀眾重新入場?周星馳三年才拍一齣《功夫》,集合九牛二虎之力才有一齣《無間道》,其他的怎辦?香港電影工業人才大量流失,有志有才者又因為年產減少不得其門入行。
經常在網上留言期待港產片末日的網友們,你們可能有機會看到這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