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大學醫學院研發新的醫治乙型肝炎療程,為面對死亡的肝病患者帶來曙光。其中一名患者、消防員許成璋原想捐血救人,誰知驗血時才知道自己是乙型肝炎帶菌者,幾乎完全喪失肝功能。他接受新療程後,病情已漸趨穩定。香港肝壽基金昨日舉行「惜肝運動」,將十一和十二月定為乙型肝炎關注月,呼籲市民注重肝臟健康。
港大醫學院助理院長廖家傑解釋,傳統的藥物治療,只能控制患者的病情,不能有效恢復免疫系統,徹底清除乙型肝炎病菌。但新療程針對恢復病人的免疫系統,較傳統療法的成功率高出一倍。
五十歲的許成璋說,「做消防員經常要操練,但自從有肝病後,覺得好易累。經常食慾不振,消化唔好,瘦到褲都唔啱着。」他去年轉介到瑪麗醫院,接受港大醫學院的新療程,每日服用一粒抗乙型肝炎菌藥物,病情好轉。
同樣患有肝炎、現年四十二歲的公務員林啟忠,過去三十多年一直都是乙型肝炎帶菌者;他說,「中學捐血時,紅十字會話我係乙型肝炎帶菌者,叫我唔使捐血。」不過,他接受了港大醫學院為期四十八周的藥物注射療程後,現在已確定不再帶有乙型肝炎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