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面4種演變

局面4種演變

烏克蘭總統選舉結果膠着引發大規模示威,可能導致以下四種局面:
1.和平:總理亞努科維奇在反對派候選人尤先科陣營的抗議聲中宣誓就職。尤先科的支持者在寒冷中逐漸散去,街頭示威落幕。
2.衝突:國會介入,但因憲法規定只有總統才可對選舉結果提出不信任動議,而總統庫奇馬支持亞努科維奇,因此國會無法宣布選舉無效;示威者在僵局中可能試圖佔據首都基輔主要地點,與保安部隊爆發衝突。
3.鎮壓:保安部隊進駐強行驅散示威人士,即將卸任的總統庫奇馬在國會批准下頒布緊急狀態令,並續擔任國家元首。
4.自治:烏克蘭西部地區不承認亞努科維奇為總統,宣布某程度上自治。

「玫瑰革命」會否重演?
烏克蘭今次事件令人想起另一東歐國格魯吉亞去年十一月發生的「玫瑰革命」——權力和平移交。格國第比利斯市議會主席薩卡什維利持紅玫瑰衝進國會,推翻被指選舉舞弊的總統謝瓦爾德納澤,接任總統。但庫奇馬的支持者指烏克蘭不會發生「革命」,因烏克蘭在經濟和保安部隊方面都較強。

總統之爭

尤先科(ViktorYushchenko)
50歲,中間偏右政黨「我們的烏克蘭」候選人,曾任總理,本是經濟學家,妻子為美國人。他主張打擊貪污,與俄羅斯保持良好關係,但也鼓勵經濟上更親西方。
亞努科維奇(ViktorYanukovich)
54歲,現任總理,是即將卸任的總統庫奇馬挑選的接班人。他主張加強與俄羅斯關係(競選時俄總統普京兩度訪烏),把俄語列為第二語言,並容許人民擁雙重國籍。
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