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客在特區酒會交換的名片,許多摺幾摺,一生的履歷證書通通抖出來,乖乖不得了:李勝財名譽博士,出任以下各職:生發財利(國際)貿易公司董事總經理、廣西梧州市人大代表、東莞高爾夫球場遊樂度假村集團名譽董事、油尖旺區議會議員、特首選舉委員會成員、香港飲食業總公會第五副主席兼秘書長、二○○二年特首頒贈銅紫荊獲得者……最新加上的頭銜,由她的秘書代為用原子筆書寫:西九龍文娛藝術區諮詢委員會成員。
特區的社交活躍分子,像一群癮君子交換着注射可卡因的針筒一樣,一年會發出和收到幾張這類的名片?一年又終了,着令秘書清理抽屜,這類名片恐怕有三五百張,都沾着一股拉弗紅酒的氣味,一大堆精緻燙金,有些還附帶照片的印刷品,時辰一到,通通Contribute給大嶼山陰澳的堆填區。
但是,看一看這一張:一九五四年生於阿拉巴馬州伯明翰市,一九七四年丹佛大學政治系畢業,翌年考獲聖母大學碩士,一九八一年取得丹佛大學國際關係博士文憑。
二十七歲以前,有這樣的學歷很不錯,但在人才遍地的美國,畢竟尚是平平。接下去卻叫人眼睛一亮:
一九八一年出任史丹福大學政治系教授,在彼校贏得兩項最佳教學獎。在史丹福,她表現出眾,不但成為胡佛研究所院士,還加入國際安全及武器限制中心。八十年代她的著述有:《德國統一與歐洲的變遷》、《論戈巴卓夫歲月》、《蘇聯與捷克軍方︱︱一個同床異夢的聯盟》,並發表無數以蘇聯與東歐外交為題的學術論文,曾在美國駐莫斯科大使館對美國駐俄外交人員發表演說。
嘩噢。但還沒有完︱︱老布殊就任總統期間,她出任國家安全委員會蘇聯及東歐事務高級顧問、總統特別助手,一九八六年她成為三軍總參謀部的特別助理。
嗜好:彈鋼琴、溜冰、俄文、古典音樂。但是戀愛的業績不太成功,至今單身未嫁,而她的祖父只是一個黑人棉花農夫。只因為這是民主自由之鄉,沒有皇帝大家長,只要有真本領,像馬友友和貝聿銘,誰都能上位。如果李勝財博士的酒會卡片因頭銜繁多,居然摺了三摺,不知道這位女士的卡片是怎樣印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真正的國際社會和一條喧嘩的小唐人街,畢竟有許多人畢生無法想像的巨大分別。
在北京當過證監會主持人,得蒙中國總理個別接見,成為「行政會議」成員,已經成為中環黑西裝一族竊竊私語的午膳話題:可真是個國家級的人才,不知會不會做特首呢。OhReally?小朋友們趁年輕,人望高處,越崇洋,越有國際視野,你這一生人越有出息,真的,信不信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