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長青
上周末,俄國政府宣布,以八十六億美元叫價拍賣俄羅斯最大的石油公司Yukos,從而標誌以私有化、反布爾什維克為核心的這場俄國綠色革命,已進入到一個新的高度。
在過去一年多來,許多美國的俄國問題專家,都對目前在俄羅斯發生的這場變革相當肯定並充滿期待。
俄國這場反共革命,起碼在四方面取得令人矚目的進展:第一個是在政治領域。在葉利欽時代,共產黨人集結到一起,成為俄國最大政黨,在九六年總統大選中,獲得40%的支持率;但到九九年底的杜馬(國會下議院)改選時,其支持率下滑到25%;去年底則降至12%,目前仍呈下降趨勢。共產黨勢力正被人民用選票淘汰。而以普京為代表的革新勢力,則受到人民歡迎,在今年三月的總統大選中,普京以76%的高票連任。在自由投票的國家,得到超過70%的選票,都是大贏。像月初的美國大選,布殊總統雖然獲勝,但也才是51%,剛過半數而已。
第二個是經濟領域。普京聘請了自由經濟理論家海耶克的學生做自己的經濟顧問,推行私有化和減稅政策。即使連拳頭企業的俄國石油公司,也進行私有化。去年石油巨頭TNK的一半股權賣給了英國公司;今夏俄羅斯最大石油公司Lukoil也出售股權;再加上日前決定拍賣的Yukos,使俄國政府擁有的石油工業比例,是除了美國、哈薩克斯坦之外,在世界上最低的。私有化從根基上促進了競爭能力,俄國的石油產量目前已佔全球市場10%,僅次於沙特阿拉伯而居世界第二位。現在俄國70%的產品來自私營企業。
在私有化的同時,俄國實行統一稅率(即不按收入設收稅等級),並減至13%(法德都超過45%,美國是36%),是整個歐洲除愛爾蘭(12.5%)外稅率最低的。在低稅收的同時,普京還推行小政府,把原來內閣的三十個部會,縮至十七個,差不多削減一半;把政府規模削減了20%,即五個工作人員就解僱一個。
這些改革為俄國的經濟增長奠定了根基。自九九年,俄國的國民生產總值(GDP)增加了38%,貧窮率下降三分一,失業率下降19%,目前為6%(法德都超過9.3%,美國是5.6%),個人收入翻了一番,目前人均收入三千二百美元,是中國人的四倍。尤其是俄國實行了土地私有化政策,農民可擁有並自由買賣土地,不僅完全淘汰了斯大林的集體農莊,而且半個世紀以來,俄國首次從世界最大糧食進口國,變成了出口國。
第三個是軍事領域。共產黨時代,俄國軍隊有四百多萬,現已削至一百萬。普京準備再減三十五萬,僅保留六十五萬軍隊(中國軍隊二百五十萬)。俄國的一萬枚戰略導彈,準備到二○一二年減至一千五百枚。俄國軍費最高時曾佔GDP的30%,近年已削至僅佔2.8至3.7%之間。俄國經濟增長、外滙增加,但普京沒有大力發展軍事,而是投資經濟。去秋的民調顯示,在怎樣使俄國在世界有地位的提問中,46%的俄國人回答,要有競爭力的經濟,只有21%回答「重構強大軍事」。今天多數俄國人已對建造強大的蘇聯紅軍不感興趣。
第四個是新聞和言論自由領域。除了莫斯科三家主要電視台外,俄國八十九個地區有七百五十家有線和無線電視,平均每個地區有八家電視台。三萬五千家地方報紙和雜誌中,七千家完全是私營;其中一個企業家在二十九個地區出版三十家報紙。在今春俄總統大選時,五個反對黨總統候選人在三家國營電視上發表六十五小時的政見,等於每周三次在電視上攻擊普京。在這場八千三百萬人註冊投票的選舉中,87%的俄國人表示,他們可以自由地表達意見。
此外,俄國的對外政策走向現實主義,強調獨立司法等法治,都在使這個曾發生十月革命的共產主義發源地,經歷偉大的反共綠色革命,成為一個真正民主自由的國家,成為西方文明的一部份。
……………………………………………………
作者居於紐約,文章逢星期三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