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炒賭業股不如炒期貨

英之見:炒賭業股不如炒期貨

澳門概念股炒風停不了。上周遇見一位朋友,指出某隻股份注入資產之後,初步勁升後仍然是大大超值,保守目標價3倍。今時今日,當然不敢阻人發達,只是祝他順利一鋪重注得手順利退休。
如果要辯駁,其實大條道理,十幾年來,公司業績表現平平無奇,沒有換人,只是注入了資產,便要升值3倍,忽然而來的創富能力太過厲害,不易叫人信服。但炒風大盛,甚麼都是可能,在2000年建立一個入門網站輕易籌幾十億元,難怪當時幾大地產商都不甘於起樓,而要分一杯羹起網站。
其實在這個現象之中,並不存在對與錯,只是風險取向的問題,有膽輸有膽贏,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投資者如何衡量一張賭枱的價值,是他們的自由,不必外人操心。監管當局的責任,應是保障消息公平發放,以及買賣沒有作假等例行公事而已,頂多是做多一點投資者教育,教曉大家贏輸的責任都在自己。

弱美元提供投資良機
很早已表明不會參與賭業股,現在一樣如是。升勢斬瓜切菜,回報之快令人羨慕,不過筆者雖然喜歡錢也喜歡賭博,但賭業所賺的利潤,畢竟是不少人的血汗錢,所以沒有甚麼興趣參與。不過撇除道德取向,要置身賭業股狂潮以外,其實一點不難。
投資要有高回報,是條條大路通羅馬,尤其是現在主要的金融市場,是有相當明顯的趨勢。弱美元及商品價格的升勢,估計都會持續一段長日子,更加值得好好研究如何去把握。
筆者重出江湖炒期貨,已經翻了一番,但如果當日死守澳元期貨合約,利潤根本遠超目前。期貨市場最大好處是有槓桿效應,但亦因此令人對短線調整的機會戒心太大,以至不易有大斬獲。要克服心理上的弱點當然不易,賺取超級利潤根本極難,但相比之下,利用槓桿效應去掌握美元跌市帶來的契機,是應該比跟炒賭業股容易。
兩者之間孰易孰難,當然是見仁見智,不過累積更多經驗之後,覺得在有把握的市場及機會重注出擊,是爭取回報中相當重要的一環。並不信服賭業股的升勢,頂多是小注跟風,倒不如以更大的注碼,在有信心的場合搏殺,至少一旦失手,也輸得心服口服。
黃國英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