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欄:未來世界 - 李怡

李怡專欄:未來世界 - 李怡

每年亞太經合組織會議(APEC)都會由各國領導人穿着東道國的傳統民族服裝,來一次集體合影。服飾一致,目的是顯示各國的團結一致。這次APEC的主題,更定為「一個大家庭,我們的未來」。但說得好聽,實際上各國的政治鬥爭並沒有停止。台灣因為要脫離中國這個「大家庭」,以致代表台灣領導人出席的李遠哲,連想跟中國大家庭的家長胡錦濤寒暄幾句的機會都沒有。因為中國的反對,台灣在APEC會議上就被這「一個大家庭」邊緣化了。
胡錦濤主席在亞太經合會議上發表講話,說「世界經濟加快增長,區域合作方興未艾。但天下並不太平,熱點問題此起彼伏,恐怖事件接連發生;石油市場劇烈波動,全球經濟增長勢頭面臨挑戰。總的看,國際社會在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方面仍然任重道遠。」
實際上,胡錦濤講不出世界的現狀是怎樣,未來會向哪方面發展。而在亞太經合會議發表宣言的前一天,英國《觀察家報》報道,美國國防部正討論向伊朗採取軍事行動,以消除伊朗的核威脅。與此同時,美國專欄作家TomPlati又透露,布殊政府也在考慮向北韓發動先發制人的攻擊,以消除它的核設施。在布殊看來,伊朗與北韓都是「邪惡軸心」,它們不能被信任,因為它們不可能遵守任何裁軍協議,因此要使這兩個國家達致「非核化」,現政權必須被民主政權取而代之。

布殊在APEC會議上,拉攏各國領袖組成聯合陣線,向伊朗及北韓施壓,力圖化解這兩個國家所在地區的核危機。但布殊也作了戰爭的準備,當其他國家不願介入時,美國會採取單邊主義行動。
這是世界各國面對的新國際形勢,也就是恐怖主義在全球興起之後,美國作為全球唯一的超級強國,決心與恐怖主義作戰的形勢。這次在APEC會議上,儘管各國都講「反恐」,但怎樣「反恐」卻意向不那麼一致。胡錦濤說「中國支持國際社會在聯合國框架內,以聯合國憲章和相關國際法準則為指導,採取果斷的集體行動,打擊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但美國的「反恐」戰爭則顯然不願受聯合國的規限。

人類進入廿一世紀以來,自二○○一年發生九一一,○二年車臣游擊隊攻佔莫斯科劇院造成一百二十九名人質喪生,同年峇里島爆炸二百三十餘人死亡;○三年美國揮軍伊拉克,伊拉克人死傷無數,美軍死亡超過一千人;○四年三月西班牙車站遭恐怖爆炸,二百人死亡,八月車臣游擊隊佔領學校,造成三百四十八名人質死亡……。今日的世界已比過去更加動盪多變,恐怖攻擊使後冷戰時期的「美國霸權下的和平」幻象破滅,似乎沒有人知道明天會發生甚麼事。
美國有一位「未來學」專家彼得.舒瓦茲(PeterSchwartz)近日出版了一本書:《InevitableSurprise》,他認為在未來二十五年,全球非但不會變成一個更友善的安全世界,反而會因失序國家的恐怖主義、犯罪、疾病和饑荒,產生種種問題,而美國和其他有序國家面對這些事件的反應,會主宰未來世界經濟的近期發展。
他預期美國會繼續以強勢處理國際問題,對於不願介入的國家則秉持孤立主義。他認為世界各國有三種組合:一、美國,唯一的超級強權;二、基於共同法律制度而結合的有序國家的聯盟;三、一群支持恐怖主義的失序國家。──有序與否,應指民主與法治是否確立。伊朗與北韓,顯然被視為失序國家。問題是還有甚麼國家被視為失序國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