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社會福利署就今年初天水圍發生的一宗四口滅門慘劇而成立的三人小組,完成檢討天水圍家庭服務的報告。該小組批評,當局在天水圍的城市規劃及發展是不可接受;社署所提供的家庭服務也嚴重不足,小組提出了二十五項建議。有立法會議員狠批社署及其他政府部門失職,社福界則認為報告「冇新意」,並未能揭示本港出現家庭暴力事件的主因。
記者:陳倩雯、林社炳
該小組昨在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上提交檢討報告,由於報告涉及的慘劇事主求助過程可能影響是否召開死因庭的決定,所以小組未有公開事件內容。
但小組在報告中批評,當局在天水圍的城市規劃和發展是不可接受。公共屋邨密布、環境擠迫、商業活動極少及交通費昂貴都令天水圍變得暮氣沉沉及孤立無援。小組成員之一的港大教授周永新強調,政府就天水圍作出的規劃本身沒有問題,但後來卻沒因應社區轉變及居民需求作適當調整,令公共設施未能配合人口的急劇增長。
周永新說,天水圍人口在二○○○年已達二十萬人,但至去年三月才正式成立綜合家庭服務中心,實在是不可接受,其中政府指難以覓得合適樓宇的解釋,更是難以接納。服務提供後,社署福利專員並未有靈活調動包括志願機構提供的社會服務資源。
小組在報告中提出了二十五項建議(見表),包括建議政府授權民政事務專員成立常設機制,每年檢討地區城市規劃及社區建設,並賦予福利專員權力來調動區內志願機構資源;警方應簡化家庭暴力個案的報案程序;傳媒也要宣揚使用暴力是不對的訊息。
社署署長鄧國威接納報告的批評及建議,並承諾盡量爭取資源投放在社會福利服務,但強調難以達到「零暴力」。多名議員炮轟社署失職,議員陳偉業批評政府「麻木不仁、見死不救。集體失職,冇人負責。」議員梁國雄送上一句「你雖不殺他人,他人為你而死。」
群福婦女會主席廖銀鳳認為報告欠新意,「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並沒有揭示造成家庭暴力問題的主因,「規劃係藉口,淨係天水圍有家庭暴力事件死人咩?問題根本係冇一個全面處理家庭暴力嘅政策,冇有力量嘅人去推動。」
事緣於今年四月十一日,一名居於天水圍的男子殺害了從內地來港的太太及兩名年僅六歲的孖女,男子其後亦重傷死亡。事件引起廣泛關注,社署遂成立三人小組檢討天水圍家庭服務。